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31-01
所謂“藝術語言”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把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東西和事物,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的內心世界、思想情感的一種工具和材料。不同種類的藝術作品,都有自已的“藝術語言”,如果沒有或缺少了語言,一切藝術作品都不復存在了。高爾基的“論文學”中說過:“用語言來創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語言來反映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維過程”。所以,各種藝術都在借用“語言”作為藝術的表現工具和材料,這就是“藝術語言”名稱的來由。
在各種藝術門類當中,所使用的物質材料大有不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語言”。例如,文學語言是由文字構成的;音樂語言是用旋律、節奏、聲調構成的;舞蹈語言是用形體、肢體動作及表情、節奏構成的;繪畫語言是用筆、紙、布、色彩、線條構成的。而戲劇作為一個綜合性的藝術種類,它既吸收、借用了各個不同種類的“藝術語言”,又要讓演員用形體表演(唱、念、做、打、舞、翻)等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而構成所謂自己特定的“藝術語言”。它是包括文學語言和舞臺語言的綜合性藝術語言的藝術。戲曲舞臺的語言是建立在文字和聲音基礎之上的,與所表演的事物有了更多的聯系。 舞臺語言是與程式聯系起來的,程式乃是戲曲的表演語匯, 觀眾是通過程式來理解戲曲的劇情和人物,進行審美活動的。有人提出戲曲的程式在作品中主要擔負的使命就是塑造人物形象,當然形象的創造不是隨意的,如果任意堆砌詞匯,就沒有了真實性,不能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對觀眾會失去一定的吸引力;只有把這些詞匯按照一定的規范組織起來,才有可能塑造一個令人信服的形象。而“行當在語言當中就相當于組織語言的語法”,戲曲由許多因素構成,如何選擇許多因素去塑造人物,就需要根據不同行當的特點來統領,而構成行當的因素都可以成為戲曲舞臺藝術語言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程式化,比如角色中的臉譜、服裝、音樂、舞蹈、表演動作等。
因此,“藝術語言”是作品內容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只有運用鮮明的“藝術語言”才能把頭腦中孕育成熟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演員對角色形象的理解和構思,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這些動態性的語言得以體現,從而幫助演員創造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就像戲曲“三岔口”“十字坡”兩個場面雖然沒有聲腔演唱,通過演員在舞臺上鮮明的“藝術語言”讓觀眾一目了然,很明顯地看出兩者都是在黑暗中打斗,讓觀眾通過“藝術語言”觀感和外部形象作出準確結論。“藝術語言”為什么能起到這么重要的作用,就是因為它是固定作品內容,能使一切藝術形象成為可觀可感的東西,如果說語言是藝術作品的靈魂,那么題材就是血肉,結構就是骨骼,其中任何一種因素如不能構成實際存在,也就不會產生什么藝術作品了,如果強行推出,也不會有可視、可賞性的“藝術語言”。
“藝術語言”也有它一定的地區和個人特點,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藝術底蘊豐厚的國家,戲曲種類名目繁多,遍布全國各地,戲曲語言上存在著或多或少不同之處和共同因素,相互之間也都存在著深厚的淵源關系。但雖然如此,在“藝術語言”方面,卻都呈現出了各自地方色彩和個人的獨特“藝術語言”風格。把這種特有的“藝術語言”作為本門藝術作品物質表現重要手段。在傳統戲曲生、旦、凈、丑行當中,演員多以臉譜、表演、服裝、道具等相互的配合和利用一整套的程式化動作,通過“藝術語言”技巧,就能成功地塑造人物角色,完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天才在于勤奮”等這些留存書本或人們之間常提起的文字語句,都是之前許多成名優秀的藝術家用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孜孜不倦的刻苦學習,通過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利用自己熟練的藝術技巧,用心血和汗水創造出來的“藝術語言”結晶。
但是,也不能說藝術語言是固定不變的,藝術語言還有它一定的時代特點,時代不同,藝術語言就不可能完全一樣,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生活的發展,環境的改變,藝術經驗的積累,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藝術物質材料來源的開拓,藝術語言也就在其影響之下,不斷發展和豐富起來,更有各種顏料、電子樂器及攝影繪畫、音樂、電影等技術的發展壯大所造就的藝術語言,也是十分明顯的。
因此,為了更準確、鮮明、生動的塑造藝術形象,為了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將其轉變為藝術語言,更為突出的表達作品的主題思想,就必須熟悉物質材料的性能,熟練掌握運用物質材料的技術和技巧。才能把自己所創造的人物形象從細致入微的喜、怒、哀、樂情緒中通過藝術語言表現出來。就像一個戰士熟練掌握武器,才能克敵制勝;就像一個醫生,熟練掌握手術刀,才能游刃自如。如果不能熟練掌握技術、技巧,不熟悉聲音的物質特性,即使有創作的激情,也是力不從心,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名或成功的藝術創造者。因此,掌握運用物質材料和藝術技巧,是每個藝術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運用藝術語言得心應手,掌握熟練語言技術,方能立足劇壇,獨樹一幟。
如果一個人平時不用心,投機取巧,沒有過硬的技術功底,不理解“藝術語言”的使用方法和性質,他將會一事無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只有付出艱辛的勞動心血和汗水,只有熟練超凡的基本功和豐富的“藝術語言”,才能使自己登上最高的藝術殿堂,才有可能奪取屬于一個優秀藝術家的王冠。“藝術語言,深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