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我國推廣,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綠色施工作為在建筑業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已經為眾多的業內人士所了解。建筑施工企業是實施綠色施工的主體,在推廣和實施綠色施工過程中,應該在整個施工管理過程中和操作過程中做到四節一環保,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00-01
一、綠色施工的含義
在建設部2007年出臺的《綠色施工導則》中明確指出,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它不是獨立于傳統施工技術的全新技術,而是用可持續的眼光對傳統施工技術的重新審視,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工技術。建筑企業要把發展和環保的矛盾統一起來,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就是實施綠色施工。在崇尚環保的新時期,如果一個企業不參與其中,這個企業必將在目前多元化的競爭中遭到淘汰。
二、綠色施工的重要性
首先,綠色施工是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社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而建筑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踐行科學發展觀,在建筑業里推行以“四節一環保”為中心思想的綠色理念和標準對建筑業乃至國家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綠色施工是建筑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法寶。我國的施工企業面臨著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有無綠色施工能力將成為施工企業能否進入國內外建設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綠色工程”是展示企業形象的最好平臺,它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的無形效益。通過現代化的管理和體制創新,綠色施工采用節能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新技術實現了高效、低耗、環保施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最后,綠色施工是世界施工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進入循環經濟時代,其施工企業也相應實施綠色施工。為了促進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日、美、德等發達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對具有綠色施工能力的企業,給予獎勵。隨著循環經濟理念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綠色施工技術也隨之成為世界施工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綠色施工的實施策略
(一)建筑施工要因地制宜
在建筑設計過程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施工場地周邊的自然環境特點,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特征,使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相和諧,合理利用場地內的現有資源,盡量減少對于環境的改變。比如,在基礎開挖前,將地表的有機土壤在場地內臨時堆方,以用于建筑物完成后的場地綠化,這樣既能降低施工成本,又減少了土方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揚塵等環境污染。又比如,在工程規劃區域周邊,沒有富余區域可以搭設辦公區,根據工程特點,可以進行分區分段逐步施工,在未施工區域的安全范圍內搭建辦公區,減少對未規劃土地的污染。
(二)加強對綠色材料的把關
建筑物、構筑物是由無數建筑材料通過一定的施工方法將其結合成一個整體而構成,因此必須從綠色的角度嚴把材料關,確保所用的材料符合綠色標準。如:不用有機溶劑作為稀釋劑或在滿足結構要求的前提下使用碳排放量低的水泥等;選擇綠色的施工機具,采用對周圍環境和(或)操作人員均影響小的機具,如:低噪音且安全保障性高的鋼筋鍛軋機等;運輸機械準備時要求采用安全保障性強、廢氣排放少、噪音低的機械,出入施工現場的運輸機械還需要關注其對路面的影響程度。
除在材料的選擇上符合綠色標準外,要注重長遠的規劃設計和耐久性設計,合理選購建筑材料和構件,在設計的時候注重長遠的規劃和考慮,避免建筑“今年建明年拆”,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可以減少許多的建筑垃圾。
(三)進行綠色施工技術的選擇與創新
建筑施工的方法可以有多種。施工單位在選擇施工工藝時,既要考慮施工的便利性,還要考慮節約資源和降低施工過程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比如采用開挖的方法進行施工時,必定會對地面交通造成影響,同時還會產生揚塵、機械噪聲等環境問題,但是如果采用非開挖的方法,既不會破壞基礎設施,也不會影響地面交通,而且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
建筑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與企業技術創新密不可分。實施綠色施工需要用“可持續”眼光對傳統的施工方法、工藝、材料、管理組織等進行創新,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建筑企業必須要加大綠色施工技術創新,主要包括資金和技術人員的投入力度。
(四)建立綠色施工評價體系
為了推行綠色施工,應積極引導承包商和業主建立綠色施工評價體系,對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綜合評判。現階段國內外研究利用壽命周期評價、環境工程評估、可持續建筑設計準則等開展綠色建筑評價,對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立科學有效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可以對工程建設實踐進行理論指導,有利于促進我國綠色施工的推廣。目前國內外對于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已經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沒有一套完善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
在國內外相關文獻和著述中,對于綠色施工評價的定義眾說紛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對于綠色施工評價的定義。本文結合綠色施工的概念和特點,參考相關文獻,定義綠色施工評價為:綠色施工評價是指實施綠色施工的建設工程,在規劃和項目實施后對其在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能力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節約資源和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并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評價指標體系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綠色施工的質量,是對評價結果的呈現。為此,指標體系必須能科學地、客觀地、合理地、盡可能全面而又不失簡潔地反映綠色施工評價的各方面成果。
總之,我國正處于大發展、大建設階段,施工在建筑各階段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我們要積極主動的把綠色施工能力作為企業的競爭力,予以培養和完善,充分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將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的必然選擇。在這過程中,不斷加強施工環境管理、改進施工工藝、使用環保材料和機械、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實現綠色施工是施工企業所要追求的目標,也是施工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