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慶 侯仔堯 常夢婷 方正 張晉華


摘要:將無機改良劑、有機改良劑、混合改良劑投入Cd污染土壤中培養42 d,研究Cd的形態以及土壤pH值變化情況,并結合土壤柱淋溶試驗,探討不同類型改良劑對Cd污染土壤的修復效果。結果表明:400 ℃制備的松木生物炭以2%投加量投入1 mg/kg Cd污染土壤修復效果良好。
關鍵詞:鎘污染;土壤修復;改良劑;生物炭
中圖分類號:S156.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7-0423-03
可交換態Cd活性大,對植物Cd的吸收起著決定作用,其含量下降越多說明修復效果越好;殘留態Cd屬于強結合態,活性最低,不易被植物吸收,其含量增加越多說明修復效果越好。由圖1可知,添加改良劑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Cd污染土壤中Cd的可交換態。與對照相比,投加石灰、骨炭、粉煤灰培養42 d后,土壤中Cd可交換態含量呈下降趨勢,分別下降了12.42%、3.59%、5.56%。殘留態Cd含量則較對照上升,投加石灰、骨炭、粉煤灰后培養42 d后,殘留態Cd含量分別增長了14.25%、5.58%、9.96%。土壤中Cd的碳酸鹽結合態、鐵錳氧化物結合態、有機結合態含量則變化不大。這可能是由于改良劑導致土壤 pH 值升高,使得可交換態Cd通過配位、沉淀等作用轉化為殘留態Cd被固定下來;也可能是由于改良劑具有一定的孔隙、比表面,將可交換態Cd吸附轉化為殘留態Cd固定下來。不同的改良劑對土壤pH值影響及吸附作用大小不同,對土壤的修復效果也不同。碳酸鹽結合態、鐵錳氧化物結合態、有機結合態這3態短時間未看出明顯變化。3種無機改良劑中對土壤中Cd的修復效果最好的是石灰改良劑,能夠降低可交換態Cd含量并提高殘留態Cd含量。粉煤灰修復效果也比較明顯,骨炭修復效果最差。
2.2 有機改良劑對土壤Cd的修復效果
將秸稈、松木、牛糞生物炭分別以2%投加量加入供試土壤中,42 d后取樣測定土壤中Cd的各形態含量,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與對照相比,投加松木生物炭、秸稈生物炭、牛糞生物炭培養42 d后,土壤中Cd可交換態含量分別降低了13.52%、9.98%、10.82%。投加松木生物炭的土壤可交換態Cd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土壤中Cd殘留態含量都呈明顯上升趨勢,投加松木、秸稈、牛糞3種生物炭后,殘留態Cd含量分別增長了18.80%、10.46%、7.71%。由此可知,對Cd污染土壤修復效果最好的是松木生物炭,秸稈生物炭與牛糞生物炭修復效果相當。
生物炭含有的大量堿性物質(碳酸鹽類和氧化物類)導致土壤微域pH值增加。本試驗中,松木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H值0.67個單位,使得Cd通過配位、沉淀等作用被固定下來,降低土壤中Cd活性,從而固定土壤中的Cd。生物炭還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直接吸附污染土壤中的Cd。生物炭含有大量有機官能團,可與金屬離子發生配位,能夠螯合土壤中的Cd,降低土壤中Cd的活性。生物炭的施用改變了原有土壤Cd的平衡,活性Cd被生物炭吸附、鈍化,減少了土壤中活性Cd源,達到鈍化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目的。
2.3 混合改良劑對土壤Cd的修復效果
將石灰+骨炭、石灰+牛糞、秸稈+牛糞混合改良劑分別以2%投加量加入供試土壤中,42 d后取樣測定土壤中Cd各形態含量,結果如圖3所示。
與對照相比,投加石灰+骨炭、石灰+牛糞、秸稈+牛糞混合改良劑培養42 d后,土壤中Cd可交換態含量分別降低了3.54%、12.81%、9.79%,投加石灰+牛糞、秸稈+牛糞后可交換態Cd含量降低幅度較大。投加混合改良劑土壤中Cd殘留態含量都呈上升趨勢,投加石灰+骨炭、石灰+牛糞、秸稈+牛糞后土壤中殘留態Cd含量分別上升了9.15%、
1673%、9.78%,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石灰+牛糞混合改良劑。不同種類改良劑對碳酸鹽結合態 Cd、鐵錳氧化物結合態Cd和有機結合態Cd含量的影響不同。
2.4 不同類型改良劑的修復效果比較
將石灰、松木生物炭、石灰+牛糞混合改良劑分別以2%投加量加入供試土壤中,培養7、21、42 d分別取樣測定土壤中Cd的各形態含量,結果見圖4。
石灰、松木、石灰+牛糞混合3種改良劑都能夠很好地降低土壤中可交換態Cd含量并提高殘留態Cd含量。石灰改良劑可以提高土壤 pH 值,使得可交換態Cd通過配位、沉淀等作用轉化為殘留態Cd被固定下來。松木生物炭含有大量堿性物質(碳酸鹽類、氧化物類),使土壤微域pH值增加,固定土壤中的Cd。松木生物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及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直接吸附污染土壤中的Cd。生物炭含有大量負電荷、有機官能團,可通過離子交換、協同、靜電吸附、配位等作用降低土壤中Cd活性,吸附鈍化作用效果與生物炭性質、重金屬性質、污染程度以及土壤性質等有密切關系。牛糞改良劑能夠和土壤中的離子發生交換作用,還能穩定土壤結構,從而間接影響土壤中Cd形態。此外,牛糞改良劑的腐化產物還能夠再分配Cd的可溶態、交換態、碳酸鹽結合態、殘渣態,進而影響Cd的生物有效性。
松木生物炭在固定土壤中Cd殘留態方面的效果優于石灰、石灰+牛糞混合改良劑,用松木生物炭作為改良劑修復土壤Cd污染,不但對土壤中Cd的遷移轉化產生重要影響,還能保留土壤養分,影響土壤物理性質,改善土壤。作為具有高度穩定性的富碳物質,生物碳能夠留存至少40%的有機碳,從而有效發揮土壤碳匯作用,起到增匯減排、影響氣候變化的積極作用。
3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投加不同類型的改良劑使土壤中Cd的形態分布發生了變化,可交換態Cd含量降低了3.54%~13.52%;殘留態Cd含量升高了5.58%~18.80%。無機改良劑中石灰的改良效果最好,可交換態Cd含量下降了1242%,殘留態Cd含量上升了14.25%。有機改良劑中松木生物炭的效果最佳,可交換態Cd含量下降了13.52%,殘留態Cd含量上升了18.80%?;旌细牧紕┲惺?牛糞改良劑的修復效果最好,可交換態Cd含量下降了12.81%,殘留態Cd含量上升了16.73%。將石灰改良劑、松木生物炭、石灰+牛糞改良劑進行對比,所有改良劑中效果最好的是松木生物炭。400 ℃熱解制備的松木生物炭以2%的投加量加入Cd污染土壤,培養42 d后可使土壤中可交換態Cd含量降低901%,殘留態Cd含量升高16.17%。用松木生物炭作為改良劑修復土壤Cd污染,不但能夠固定土壤中的Cd,同時還能夠改善表土的營養成分,影響土壤的物理性質,減少作物對化肥的需求,降低農業成本。
參考文獻:
[1]陳志良,仇榮亮,張景書,等.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J]. 環境保護,2002,29(6):21-23.
[2]楊景輝. 土壤污染與防治[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34-38.
[3]王凱榮. 我國農田鎘污染現狀及其治理利用對策[J]. 農業環境保護,1997,16(6):35-39.
[4]羅緒強,王世杰,張桂玲. 土壤鎘污染及其生物修復研究進展[J].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8,27(4):357-361.
[5]蔣玉根. 農藝措施對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屬活性的影響[J]. 土壤,2002,34(3):145-148.
[6]何緒生,張樹清,佘 雕,等. 生物炭對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來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5):16-25.
[7]朱慶祥. 生物炭對Pb、Cd污染土壤的修復試驗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