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民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啟蒙教育階段,這一階段的教育對一個人人格的形成、世界觀的形成以及對知識的學習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而班級是學生在小學學習、生活的最基本的組織單位,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這一組織最直接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班級管理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整個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和能力意義重大。
一、重視班風建設,創造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班風,能帶動學生積極向上,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使每個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良好班風的形成,只靠班主任的說教和學生的自覺是不夠的,還要有嚴格的班規來約束學生,而班規的執行要靠一個團結、負責的班干部隊伍,因此班干部隊伍建設很重要,要使他們既能約束自己,還能約束別人;既能管好人,還能團結好人,真正起到帶頭作用。作為班主任也要在言行、守時、儀表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給學生起到示范作用。
二、尊重學生人格,關愛和喜歡每個學生
小學生年齡雖小,但都是有獨立人格的。作為班主任,要以平等的地位、朋友的口氣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要讓他們從心里真正認識自己的言行,真正感受到心與心的碰撞,自覺敞開心扉,向你傾訴。如果教師一味地指責、訓斥,就會適得其反,甚至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這樣,班級管理就會更加困難。
尊重學生的前提是教師要有一顆愛心,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呵護他、愛護他,讓他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重視主題班會與主題隊會的開展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展示才華,可以使得班集體朝氣蓬勃,充滿向心力,增強集體凝聚力。其主題可以根據社會影響、學生思想動向以及偶發事件擬定。放手讓學生設計活動方案,讓隊員選擇自己能勝任的工作,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豐富自己的知識,體驗勞動的辛苦,鍛煉創造的才干,從而使學生受到積極正面的教育。
四、組織學生積極開展校園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小學生生性好動、愛玩,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天性,要因勢利導。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在活動中可以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等良好品質,還能發掘和培養他們的愛好特長,使學生的身體和心智得到全面發展。
總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瑣碎而復雜,這需要班主任老師付出愛心,而且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還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如此才能使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和充滿生機。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