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嘉琦
[摘要]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在教育上,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他平生有弟子三千人,賢人七十二,當時的人們爭先恐后去當孔子的學生??鬃拥慕逃枷氩┐缶?,以至于對歷朝歷代乃至如今的教育和文化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古代文學 孔子 教育思想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涌現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文人和數不清的優秀作品,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和文學理論,內容豐富多彩。每一段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當時的政治與經濟,這些教育思想大多都蘊含在文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凈化著人們的心靈,深遠持久的影響著一代代炎黃子孫。本文主要以春秋時期的孔子文學以及他的教育理念為代表,來闡述了解孔子的文化思想帶給我們的巨大影響我國的古代文學中蘊含的教育思想,從而進一步地了解我國的古代文學中蘊含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偉大人物,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鬃右簧畲蟮某删褪窃诮逃?,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他平生有弟子三千人,賢人七十二,當時的人們爭先恐后去當孔子的學生??鬃拥慕逃枷氩┐缶睿灾劣趯v朝歷代乃至如今的教育和文化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孔子的文學作品,以及他的作品中所蘊涵的教育思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和分析:
一、溫故而知新
在孔子的名言中,我想大家都應該對“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很熟悉,對于孔子這句話的理解可以分為幾個層面來分析和理解,首先,溫故而知新中的“故”通“古”,也就是暗指過去的政治、歷史、文化知識等;“新”也就是指今,通俗地講就是指現代社會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孔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想讓他的學生不僅要掌握過去的文化知識,更要了解當時社會的文化知識,這種文化要求來自各個方面。
孔子在《季氏》中還提到了九思??鬃尤眨骸熬佑芯潘迹阂曀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君子有九種考慮:看的時候,考慮看明白了沒有;聽的時候,考慮聽更清楚了沒有;臉上的顏色,考慮溫和么;容貌態度,考慮莊矜么;說得言語,考慮忠誠老實么;對待工作考慮嚴肅認真么;遇到疑問;考慮怎樣向大家請教;將發怒了,考慮有什么后果;看見可得的,考慮我是否應該得到。孔子主張他的學生們要善于創新。創新就是做別人所沒有做的,想別人所沒有想的??鬃釉浅Vt虛地說自己無所作為,但實際上他對我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編寫的《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樂經》和《春秋》,都是非常寶貴的著作,為我國的古代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學而優則仕
孔子一直認為學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的這種觀點也在《子路》中這樣寫道:“一言可以興邦。”他曾在《陽貨》中這樣寫道:“不知言,無以知人也。”這句話也就是說言為心聲,知言才能知人心。這些都充分地說出了學習的重要性,孔子編制的六經適合所有的人群,在六經中他教人們去學習,教人們如何能夠更好地去發現與思考,教導人們要學會孝順父母,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充分地去思考,去領悟其中的真理。為當時的朝廷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那么對于孔子的培養目標,我認為可以分為三點來進行闡述和理解。
(一)孔子倡導言語上的溫文爾雅
孔子的這種觀點在《左傳》中也進行了特別概括:“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边@句話的意思是,言語如果沒有文采,那么它就流傳不遠。這也就充分表明講話要有所講究,要講究方法。他還曾在《顏淵》中這樣說過:“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文采和內容同樣重要,這就好比豹子和狗羊去掉了身上的花紋和色彩之后的毛,這兩類皮革的價值就發生了變化。這些語句都證明了一點,孔子在教育弟子,要求他們在說話的時候要講究方法,講究文雅。在《論語》的書中充分地體現出了孔子與弟子們之間的對話,這些對話表現為各種形式,哪怕人物的形態也表現得極為生動形象,也正說明孔子要求其弟子在講話的時候要講究藝術、發揮文采。
(二)孔子倡導誠信
在《憲問》一書中,孔子曾這樣說過:“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睆倪@句話中也充分地說出了言和德之間的重要關系??鬃右簧恢痹诔珜А叭省?、“禮”,這也是孔子一直以來的主張和他所倡導的精神所在。在一整部《論語》中,涉及到“仁”字的就有58章,其中“仁”字就有百余處,從這些數量上也可以看出孔子對“仁”極其重視。這也道出了孔子在教育思想中所要達到的目標,即“仁”,要讓更多的人去體會到“仁”的來之不易和其重要性。
(三)孔子倡導德才兼備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笔强鬃拥赖陆逃枷胫械囊痪涿浴R馑际钦f,“憤”則啟,“悱”則發。朱熹日:“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之開意;“發”,未達其辭。孔子曾在《子張》中這樣說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由于孔子一心想要從政,所以他就大力倡導他的弟子們在學成之后要從政。這句話也就是說,做了官的人,除了盡力干好本職的工作外,還須不斷地學習,沒有做官的人,首先要進行學習,在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之后再做官。這句話也道出了孔子所倡導的學習和仕途是分不開的思想。
三、孔子倡導循循善誘
孔子是我國最具劃時代意義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每個人的優勢和劣勢,再去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從循循善誘這種觀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對不同情況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曾在《雍也》一書中這樣說:“中人以上,可以悟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边@句話是說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給他講授高深的知識;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難于理解的知識傳授給他。
(二)興趣先行
孔子在《為政》一書中曾這樣說過:“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边@句話也充分講述了他培養的學生所具備的素質。我們可以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孔子強調學生必須有遠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所以他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知道的人趕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追趕不上樂于實行的人??鬃油ㄟ^對他的弟子們灌輸這樣的思想,促進他的學生們能夠真正意義上地樹立人生的遠大目標,努力培養自己學習知識的強烈興趣,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中去。
(三)多聽多看
《雍也》:“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不輕易下判斷;要存疑,把有疑問的地方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能少犯錯誤;要多看,有危險的事情要回避,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做,這樣就不會后悔。多聞多見,是把話說好、把事做好的一條基本途徑。在《論語》一書中,也曾反復地提到過這些道理,也充分地說明了其中所蘊含道理的重要性和哲理性。
我自小對古典文學很摯愛,十年的寒窗苦讀,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也再一次呈現在了我們莘莘學子的面前,但我仍感覺只是學了點皮毛,可否建議我們的教學多從古代文學中吸收蘊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并積極將其投入教學實踐中來,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修養,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不可否認,古代文學對我國現代文學發展所奠定的良好基礎,我國古代文學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現代化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和考察對象,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教育思想是非常豐富和全面的,我國古代文學和其所倡導的教育思想都對我國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去感受我國濃厚的文化教育思想,現代很多教育家都對我國古代文學進行了考察和研究,我國現當代的文學發展大多數是圍繞著古代文學所展開和延伸的,以孔子教育思想為代表的古代文學中所注重的教育思想,對當下我國教育改革也有著重大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