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玲玲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綿陽供電公司,四川 綿陽 621000)
隨著高速的科技發展,高速的通信數據更加全面性的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人們不再只滿足于傳統的通訊技術和數據傳遞模式。在歐美各國,很早就已經展開了對智能電網的研究,而且已經有了較為強大的研究體系機構,盡管在技術要求上各有千秋,都是根據各國的實際情況而投入研究。智能電網系統的應運而生,滿足現代通信與控制要求,并以信息技術為根本,實現電力技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當前,電力企業最主要的發展目標就是智能電網。在電力系統中,凡是與電有關的信息和環節,如發電、送電、變電、用電等,都屬于智能電網的研究范圍,除了對有關電的管理、控制以及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整合利用,還旨在實現電力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化,讓電力系統能保障電力的生產和傳輸的經濟安全。智能電網實現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其安全性是最基本保障,全面考慮印象因素,保證系統平衡。
電力信息通信、電力調度系統以及安全穩定控制系統,是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主要系統,其中負責安全、經濟與高效的基礎設施系統是電力信息通信。作為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可以及時有效的對電力系統的發電、送電、變電、配電以及用電各個環節的管控和協調,保障通信服務,實現電力系統各個步驟的連續性統一管理,保障電力傳輸不僅經濟,而且安全。在電力的市場化、商業化發展中,以及其自動化和現代化的系統管理控制中,電力信息通信都可以提供有力的技術服務支持,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和電力調度系統能更加高效的運行,推動社會及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因此,電力信息通信在智能電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電力信息通信所具備的及時信息系統、EMS系統、電子計量系統、需求端管理等功能板塊,是智能電網發展所需要的電網調度任務和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在日益嚴重的能源消耗下,人們對能源的節約意識逐漸增強,在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中,環保節約的思想更加廣闊,涵蓋面更加廣泛,社會也加強對電網建設中的能源節約。近年來,我國早已加強在電力網絡建設中的服務建設,為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以及節能性,不斷優化和完善智能電網建設,智能電網建設成為我國電網建設的重要內容。

圖1 智能電網的物聯網構架圖
電力信息通信在實現智能電網的電網結構中通信技術延伸,保障用戶能接收到多樣化的電力資源,其特殊的通信傳輸手段在智能電網建設中有重要作用。在智能光纖通信網絡的建設中,傳輸與網絡管理方式無法滿足發展需要,因此,為了優化和改造電力網絡結構和管理,就要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技術完善,解決電力數據的通信問題,將IP技術結合智能網絡技術,在傳輸組網技術支持下進行新電網系統的完善,而這類智能化光纖智能通信網絡就需要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技術支持。在現代化高新技術、材料和電力設備的綜合利用上,實現傳統電力通信網絡到現代化電力通信網絡技術的轉變,將語音與圖像以及數據的轉化高效化實現,高速化的電力數據傳輸不僅可以實現電力電網系統的發電、送電、變電、配電以及用電的效率最大化,還能實現電力企業在電力資源的調控和管理水平提升,促進我國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電力生產、電力經營以及電力管理的多重作用,承擔了不可忽視的關鍵性作用。電力信息通信建立的通信通道安全、可靠,在電力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有應用,才能保證智能電網的穩定正常運行。在電力信息通信在智能電網的實踐設計中,主要從發電、送電、變電、配電及用電進行逐步設計。如圖1所示,智能電網的物聯網應用構架主要智能模塊建設不僅需要數據信息作為傳輸載體,還需要實現計算機技術的實時處理分析,在統一的電力資源調配中,實現信息數據的雙向互動,從而全面實現智能電網建設。
首先,在智能電網的發電領域,電力市場交易、庫容調度、水情預報等方面的應用,電力信息通信要在這些方面的進行電力系統單位監控和信息接入,電力信息通信系統的通信接口聯通,有助于實現各方面數據和技術參數的傳輸,并及時予以反饋,從而保障發電系統的穩定運行,實現智能化信息通信轉化。另外,在新能源的接入中,電力信息通信可以有效開發和利用新能源,為電力發電系統進行技術完善。
其次,在智能電網的輸送領域,電力企業要順利將電力輸送到個體用戶,就需要拓展穩定、安全的輸送渠道,電力信息通信技術可以對供電繼電進行保護,保障電力設備的穩定、安全的運行,而且在進行電能的調度和控制以及數據的實時記錄等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電力輸送過程中電力安全預警和運用及可視化檢測都需要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才能實現智能電網輸送電的安全和穩定。用戶與用戶端的信息傳輸內容中,在傳輸時間和通信協議上有著不同的需求,就要進行一定的調度和控制,例如電能交易合同中保護信息與緊急控制信號的傳輸協議是UDP/IP,數據傳輸時間需要20ms,監控信息與系統運行記錄遵循TCP/IP傳輸協議,傳輸時間分別是1-3s與60s,數據處理、程序文件、圖像文件、IP電話所需傳輸時間分別是5min、10min、60s、150ms等。
再次,在智能電網的變電領域,電子信息通信技術主要應用在變電站,為了適應不同的電壓電量需求,以及智能電網的低壓建設,變電站使用電力信息通信技術使之更加的自動化和可視化,不僅保障了智能電墻變電的安全,還能使電力運行穩定,可有效避免電力數據的不準確乃至于失誤。
另外,在智能電網的配電和用電領域,由于用戶終端的多樣性,在進行電力配送中,配電網具有較高的兼容性、自愈性以及互動性,可以有效的提升配電的靈活性以及電力應用效率。電力用戶作為電力終端,在進行電力的管理中會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和處理,還需要適當的進行合理調度,在實時監控中保障用電的安全和穩定,并能實時采集用戶用電信息。電力信息通信中所包含的高級測控技術可以很好的將電力進行測控,而高級傳感應用技術以及現代化計算機技術在促進配電的過程中,有效促進其靈活應變性,高效的電力信息通信網絡技術,不僅使電力通信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有良好保障,還能保證電力企業與用戶終端的良好互動性維持。
智能電網是社會電力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智能用電、能源節約的重要電力網絡建設,電力信息通信作為智能電網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保障了智能電網的安全、可靠、經濟、穩定運營,其先進的高科技技術手段和先進設備能夠更加全面的保障智能電網的智能化建設,實現和諧、環保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只有加強電力信息通信在智能電網中的建設和應用,才能夠保障智能電網的運行安全和穩定,才能讓電力企業的電網建設具有實際的社會價值,保障電力運行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實現電力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為人類社會服務提供更優質保障。
[1]汪金棠.淺議電力信息通信在建設智能電網中的基礎性作用[J].信息通信,2014(01).
[2]詹偉,劉芬.智能信息通信網建設的研究與實踐[A].中國電機工程學會2011電力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1.
[3]耿衛婷.智能電網時代電力信息通信(ICT)網絡的建設與運營[D].華北電力大學,2011.
[4]閆廣華.芻議電力信息通信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