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至31日,由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學會聯合主辦,福清核電站、知力網承辦的第三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夏令營在福建省圓滿舉辦。來自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30名中學生,通過第三屆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的選拔,從25萬人中脫穎而出,邁入科學的殿堂,探索核的奧秘,感悟核電的魅力,點亮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青春夢想。為此,《知識就是力量》雜志記者專訪了這些充滿“核”能量的小營員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核”心聲吧!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核電)于2012年4月成立。成立以來,中國核電用實際行動踐行“助推美麗中國”的鄭重承諾。截至2013年底,中國核電9臺機組完成發電量4005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12816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42052萬噸、二氧化硫280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15萬公頃。
中國核學會
中國核學會自1980年成立以來,經過30年的探索與發展,已經是一個擁有1.7萬余名個人會員、169個理事會員單位、覆蓋21個專業分會和21個地方學會的全國性科技社團。是黨和政府聯系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發展我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第三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夏令營為期5天,來自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30名一等獎獲得者歡聚一堂。在活動期間,營員們認真聆聽了院士、專家的講座,與科學家們來了一場精彩的核電對話;參觀福清核電,感受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的魅力;參加一站到底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在游戲中學習核知識;參觀福州環保廳應急中心和廈門科技館,開拓科技視野;參觀廈門大學,傾聽教授講課,與名門學子親密接觸;游覽鼓浪嶼、集美學村、陳嘉庚故里,感悟源遠流長的閩南文化。

鳳凰妹吳倩香再起飛
吳倩香 高二
貴州省凱里市第一中學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魅力之光’核電科普夏令營了,這次我還當上了‘核電小使者’,擔負著傳播核電知識的使命,我感到非常榮幸。‘魅力之光’已經成為了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件了。”16歲的侗族女孩吳倩香高興地對我們說道。
從依賴爸爸到獨自遠行
2014年,吳倩香因“魅力之光”核電科普夏令營第一次走出了大山,來到南京、連云港等地,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2015年,吳倩香再次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等獎,得以參加在福清、福州、廈門等地舉辦的核電科普夏令營。“去年,我還是在父親的陪伴下,參加的夏令營。今年,我已經可以自己乘坐9個小時的火車來到福建福清了。”“魅力之光”陪伴并一路見證了這位大山女孩的成長。
從走馬觀花到全心融入
“去年我拍了900多張照片,今年我只拍了100多張!”當我們好奇地詢問原因時,小姑娘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去年我是第一次走出大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我一心顧著拍照,希望回家以后可以留個紀念,但是我回家以后看著那些照片,我就后悔了。因為老師們講解的很多核電知識我根本就沒有掌握,照片再多,也是徒勞的。所以我今年一直當個合格的‘跟屁蟲’,全身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照片是少了,但核電知識卻多了!”老師們也為吳倩香的轉變紛紛點贊。
從談“核”色變到從容面對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還是有很多人談“核”色變。這一點在吳倩香的家人身上也得到了體現。吳倩香告訴我們,去年她因參加“魅力之光”在村里火了一把,她的爺爺更是逢人就夸贊自己的孫女。但即便如此,爺爺還是不支持她今年再參加夏令營,因為爺爺聽人說核對人體有輻射,怕再次參觀核電廠對小孫女的身體有傷害。“我通過學習,知道爺爺的那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自然界本來就是充滿輻射的。從家里的大理石地板磚到醫院的X光機,從陽光里的紫外線到手機和電視,輻射無所不在。只有過量的放射性照射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核電廠居民生活一年接收的輻射量相當于吸一根煙的輻射量。所以說,核能是非常安全的。”吳倩香也給我們上了一節核能安全課。
陽光哥吳比利露鋒芒
吳比利 初三
四川省德陽市德陽七一中學
因知力網結緣“魅力之光”
吳比利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當我們問到他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這個比賽時,他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瓜子,笑著說:“我在瀏覽網頁時,無意中點到了知力網的頁面,滿屏綠色的‘魅力之光’杯核電科普知識競賽的頁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完全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這個比賽的,沒想到卻走到了最后!”據悉,此次競賽參賽人數超過25萬,遠遠刷新了2014年第二屆知識競賽10萬人的紀錄。“知識就是力量”“科普中國”微平臺上的“魅力之光”相關內容閱讀量達到1640萬人次。初賽期間,知力網還開辟了面向全國網友的“答題抽獎送話費”活動,據統計共有近4000名幸運者抽中了話費,充分調動了廣大公眾的參與熱情。同時,通過比賽向公眾普及了核電知識,引導大家理性認識核電。
因華龍一號許下愿望
當談到夏令營活動哪一個環節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時,吳比利毫不猶豫地告訴我們,是參觀華龍一號機組的時候。“在平地上,忽然冒出快60米高的建筑物,你可以想像那是多么地宏偉!”
據專家介紹,華龍一號凝聚了中國核電人30年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國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百萬千瓦級核電品牌,安全和性能指標都達到了國際三代先進水平,是我國國內可以自主出口的核電機型。
“希望有一天在我的家鄉四川省也能看到華龍一號機組的超酷模樣!”吳比利在采訪的最后留下了這樣一個愿望。目前我國的核電站基本集中在沿海地區,但隨著核電事業的不斷發展,核電站也必將向內陸地區延展,相信吳比利的愿望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得到實現,內陸地區的人們也能享受到核電給他們帶去的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
志愿者張培首圓夢
張培 高三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一中
來自福建省漳州市云霄一中的張培,參加第三屆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源于自己的志愿者經歷。之前從未接觸過核電知識的她,因為志愿服務漳州核電站的科普宣傳,從核電科普工作人員口中獲知了核電科普知識競賽的信息。出于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夏令營的向往,好學而勤奮的她在高二忙碌而緊張的學習中,硬是擠出時間為參賽準備了一個多星期。在那個星期里,張培在保證了基本的課業學習之余,一有空就會到網上學習核電知識,然后把它們記下來。最終她通過認真細心地答題,順利獲得一等獎,圓了自己的夢。
張培告訴我們,漳州核電站能選址在她的家鄉云霄,她為之高興、為之喝彩,因為核電可以讓家鄉的天更藍、水更清。她了解到,一座百萬千瓦的燃煤電廠每年要消耗300萬噸煤,每天燃燒的煤大約需要40節火車皮運輸,一年產生的廢物總量超過300萬噸,而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全年只需要一輛重型卡車運輸燃料,核電廠不排放任何溫室氣體,是公認的清潔能源。核電廠全壽期運行時間可以達到60年,是火電廠的兩倍。
“一年之后我就要高考了,我希望自己可以考上一個好大學,學習核電的相關專業,學成歸來之時可以為家鄉的核電事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當我們問到張培的夢想時,她這樣回答道。
通過此次核電科普夏令營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營員們得以走近核電、了解核電,深度體驗核電帶來的無窮魅力。同學們清楚認識到核電是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也深刻體會到發展核電是發展低碳經濟、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減輕交通壓力和保證能源安全的需要。讓我們攜手,在共建美麗中國的道路上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