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遠富
(湖南省保靖縣遷陵鎮林業站,湖南 保靖416500)
針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而言,相應的技術人員不但要具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同時還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只有這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標準才能夠被嚴格執行,從而為林業的生產提供基礎數據,為林業主管部門對林業政策的執行提供技術參考。但是,由于現實與歷史的種種因素,當前我國各地區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上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而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讓林業調查規劃的設計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已經成為了每一個林業管理者面臨的必要挑戰。
長期以來,林業都屬于我國重要的經濟部門,其直接影響著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地區在林業的管理上明顯缺乏規范性,只顧經濟利益,掠奪式開發的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那些造林難度相對較大的地區,這種盲目的開發行為儼然將導致整個生態環境受到危害,甚至會讓林地變為空地。因此,在實際的林業生產中,我們就必須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實際的林地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評估,然后再作出相應的預見性規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在經濟的迅猛發展下逐漸開始惡化。雖然人們逐漸地開始重視對森林的保護,但這種意識的增強儼然僅僅是第一步,要想真正改善這樣的現狀還需要科學的指導。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所涉及到的內容是具有較強具體性的,其主要包含了具體區域適合種植的樹種類型、樹木的數量與質量等[1]。顯然,這些調查規劃設計內容儼然能夠為森林保護工作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能夠讓森林管理者以此制定出適合當地情況的森林保護方案。同時,由于對森林的保護離不開林業部門的實際工作,所以要想讓其所做出的決策具有科學性與針對性,就必須以可靠的資料與數據信息來作為支撐。而林業調查工作所得出的資料、數據信息則具備了較強的科學性與針對性,能夠順應森林保護工作的實際需求。
實際的林業生產建設在可持續發展方針的指導下也應該逐步走向協調發展的趨勢,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效結合。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經濟的發展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以犧牲生態的方式來發展經濟,必然將得不償失。那么,為了讓林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得以實現,我們就必須進行科學有效的規劃工作。眾所周知,要想實現對林地的管理基本都是依托于林業部門的工作來進行的,林業調查部門掌握著林業相關的資料與數據,將對林業部門的決策提供充分的指導。顯然,在林業部門與調查部門的緊密配合下,必然將制定出一種符合地方性特色的林業生產建設方案,最終達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據長期以來的實踐經驗總結得知,林業的建設要具有明確的目標、林業的管理要具有配套的方法、林業的發展要具有清晰的思路,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將由對林業客觀實際的了解以及其客觀規律的掌握來決定。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對林業事業的發展,就必須通過林業調查、檢查、檢測、監督等基本手段來認識森林資源的“家底”,掌握森林資源的動態,這是基礎,更是前提[2]。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的林業管理部門并沒有認識到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對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儼然將極大地限制林業的發展。
作為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對于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是很高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從業人員在素質水平上明顯處于參差不齊的狀態,如“半路出家”、缺乏責任心、知識結構老化等。同時,很多專業性較強的人員都被調離到了另外的部門,這就使得現存的人員不僅素質較差,且工作任務繁重,“趕時間、趕進度”的現象時常出現。顯然,在這種條件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效率必然是低的,也很難保證質量。
我們都知道,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一項極為辛苦的工作,相應的技術人員長期性在野外工作,不僅生活條件較為艱辛,且勞動強度也較大。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的開展必然將受到社會條件與經濟條件的雙重限制,很多技術人員所用的設備十分落后,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順利實施帶來巨大的限制,而調查規劃設計的質量也將因此大大降低。
相應的林業主管部門應該從提高整個林業生產力的戰略高度出發,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組織領導進行不斷的強化。同時,還應該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制定出更具科學性、可行性、持久性的長遠發展目標,切實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抓緊、抓實。另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始終都應該嚴格遵循“有制度、有目標、有人抓、有人管、要落實”的原則[3]。只有這樣,才能為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具可靠性與真實性的數據資料,從而促進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應配齊、配強設計人員。可以采取公開招考的方式來引入一些具有較高政治素質、綜合業務能力較強的專業技術人員,并將其安排到調查規劃設計崗位之上。其次,應進一步加強現有人員的技術培訓。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現有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活動,引導現有人員牢固掌握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新技術與新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整體素質與整體業務水平。再次,應建立健全激勵和保障機制。可以建立起與實際工作業績緊密相關的激勵制度,對調查規劃設計工作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將其作為職稱晉升、評選先進的優先條件,以此來讓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針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來說,要想提高效率與質量,就必須擁有先進的現代化設備來作為技術支撐。面對如今很多地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缺乏現代化設備的現狀,理應對這些設備進行不斷更新。同時,調查規劃設計人員長期在野外工作,生活環境較差。因此,應該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并適當增加一些生活補助,讓他們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生活環境的改善必將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設備的更新也將讓工作的開展更具技術性與實效性。兩者都有利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效率與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總之,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林業行業的生產與建設。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各種手段來不斷提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從而達到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只有這樣,林業產業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1]黃 鑫.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意義評價[J].科技資訊,2014(17):124.
[2]宗有生.談現階段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J].林業勘查設計,2015(1):24~25.
[3]郝欣宇,鞏瑋琦.林業規劃設計與調查方法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