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瓊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培養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更為了鍛煉學生基本的數學能力,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之中,以期能夠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下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小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鍛煉能力。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論述。
一、合理分組
分組是實施小組學習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決定小組學習模式高效實現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素質教育下,為了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也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在分組時,切記絕不能隨意進行分組,我們要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確保數學課堂在優等生帶動學困生的情況下全面提升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而且,在分組時,一般每個小組的人數限制在2~5人左右,過多則與傳統的“一言堂”沒有區別,過少則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利于意見的交換,起不到小組討論的價值。所以,合理的分組是影響小組學習模式順利實現的保障,也是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的基礎。
二、有效應用
1.問題討論中的應用
問題討論是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互相討論、探究,目的就是讓小組成員彼此發表觀點和看法的過程中加強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在加深印象、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做好基礎性工作,以確保學生在小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例如,在教學《乘除法的關系和運算律》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下面的問題:甲乙兩人同時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35千米,乙每小時行15千米,3小時后相遇,思考:甲、乙兩地相距多長?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該題,并試著從多種角度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進而在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過程中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習題糾錯中的應用
習題練習是鞏固數學所學知識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并不注重習題糾錯,一直采取的是答案訂正的方法,嚴重不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數學習題糾錯中,我們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錯題進行分析,引導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去糾錯,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而且還能加深印象,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農機廠計劃生產800臺農機,平均每天生產44臺,生產了10天,余下的任務要求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產多少臺?
在該題的糾錯過程中,優等生要引領學困生去分析、找出該題的等量關系,然后,再明確本題的考查點,即“整數的混合運算”。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還能促使學生在小組互相學習中養成自主糾錯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恰當評價
評價是小組學習法在應用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確保高效率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所以,在小組學習法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之中,去發現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引導。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對積極參與小組活動的學生、對學習效率高的小組以及表現好的學生等進行及時的肯定,并對學生做出積極的評價,以確保學生在教師的肯定評價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重拾學習的信心,進而也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做好保障工作。
總之,課程改革下,我們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數學教學活動之中,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小組交流、學習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確保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劉麗.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探析[J].教育界,2015(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