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語言作為一門學科教學,它對學生智力的開發有著積極的作用,它也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對幫助學生發展健康的心理及三觀的有效形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式語言教學模式側重于培養學生智力,缺乏對其他方面的培養。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非指導性教學方法有助于彌補以上的缺點,培養學生應用語文知識的實踐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數學;非指導性教學理念
目前,我國社會各界針對非常關鍵的教育熱點話題有一定的思考。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需要教師采取一定措施的。例如,非指導性教學方法。以下內容對非指導性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展開論述。
一、結合語文的實踐性實施非指導性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課堂內容時啟發學生、點撥學生等都要通過個體的言語實踐、交流,引導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學習等,逐漸訓練為智慧和能力。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引入更多的非指導性教學理念和方法,而摒棄過多的被動式接受或名師指導等。
利用非指導性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感知能力和學習理解能力,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帶領學生自主體會心靈,大膽產生質疑,獨立發表觀點,培養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并不是代替學生去思考,而是組織、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綜合性能力。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教師充分調動了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鍛煉了小學生的拓展發散性思維,而且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跳躍性比較大,教師需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暗示、明示、類比等,提供給小學生生動有趣的情境,從而使得小學生產生新鮮感,避免厭煩心理的產生,進而不斷培養、激勵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結合語文的社會性與合理性實施非指導性教學
小學語文涉及的知識面還是比較有限的,針對于語文教學系統來說,卻是一個廣泛性、開放性的信息系統。語文學科學習的社會性特別強,關于語文的學習途徑可以從社會很多個層面去了解和掌
握。當今社會,各種電子版、紙質版讀物資料隨處可見,而不僅是通過教學課堂上的簡短時間就可以學到所有的知識。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授給學生的其實質是閱讀的技巧和基本方法。只有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和技巧之后,才能進行獨立的閱讀。然后教師作為組織、引導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及引導者,需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指點、點撥,盡量做到恰到好處。
例如,在語文教學內容《太陽》一文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教學內容程序。(1)學生要讀懂課文內容,提出質疑。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太陽提出問題,以備再次拓展閱讀,提供探究意識。(2)需要學生帶著問題拓展閱讀,并分析問題。通過第一步提出了關于太陽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拓展閱讀。然后針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答案所在。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應該發揮的是指導者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提供參考書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比起傳統“填鴨式”教學要好得多。
結合本人多年的經驗,一般學生可能會存在偷懶現象,找到問題答案就草草解決問題。而不是針對問題的答案進行進一步探究,發表自己的觀點或看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找到正確答案后如何進行答案的研究,要引導、傳授一些關于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判斷觀點等的過程。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非指導性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現實意義。雖然,我國針對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研究逐漸慢慢展開,但是我國國內的實踐范例或成功模式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我們社會各界理論人士為之共同努力、研究。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