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引導學生在多向的互動中進行創新,以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關鍵詞:口語交際;情境;生活;主體性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引導學生在多向的互動中進行創新,從而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現結合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談一下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創新欲望
創設有利于交際的情境與場景能讓學生產生創新的興趣和欲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一般通過以下形式和方法來創設交際情境。(1)故事引入,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講述相關的故事。(2)電教手段激趣,在適當時機運用多媒體,使視頻、圖畫、音樂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3)提前布置任務,引導學生課前去觀察、調查走訪,讓學生在課內外及時發現問題,發現素材,激發學生創作和表達的欲望,做到有話可說。
二、走進生活實踐,拓展創新空間
低年級的口語交際是大多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養成習慣而設計的。為了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待客行為,我通過以下活動來提升口語交際實效。課前,我先讓幾個善于表演、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表演幾個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小品。讓學生看后討論:這些學生的行為怎么樣?怎樣做才是講文明,有禮貌?怎樣的習慣才是好習慣?接下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或重新排演小品,從而使口語交際課進一步拓深層次。這樣貼近生活的口語交際,既兼顧了個體差異,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和表演能力,提升了口語交際的效果。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創新思維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口語交際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如,演課本劇《三個兒子》,通過學生品悟語言,啟發學生充分想象,改編對話,夸張表演,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劇的表演,而且對課文寓意有了更深的體會,在格外活躍的氛圍中發展了學生創造的思維,使口語交際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只要注重學生實踐、突出學生自主,就能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不斷探索、創新并形成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林宏章.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2(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