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榮
21世紀的主題是創新,沒有創新的民族就是弱小的民族。創新能力是一個人創造性的體現。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專門機構,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質疑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具備了求異思維的能力,就具有創造性和創造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高的保證。
一、在質疑能力中發散思維
一個人的問題意識決定他的質疑能力,而質疑能力則是思維能力發展的體現。《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開動腦筋思考問題,針對數學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求異思維發展的關鍵,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過程,能夠啟發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讓學生的思維沿著學生問題意識指引的方向發展。比如作圖問題,在學習了圓的認識之后,有的學生就提出了能否不用圓規就可以畫出圓形?我肯定他的想法,鼓勵他摒棄圓規畫出圓形。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異思維發展,促進他們的創新能力形成。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表現出來的求異思維能力給予肯定,并及時鼓勵他們進行發散思維。
二、在大膽猜想中培養求異思維
猜想也是問題意識的表現,猜想是數學思維方式中的一種,也是學生活躍的思維能力的體現,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和認識是促成他們猜想能力的基礎。學生具備了猜想能力就具備了求異思維能力,猜想—求異—創新,這是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形成的重要環節,也是未來創造力形成的關鍵。如,在學習乘法結合律的時候,我提出問題,我們學習過加法結合律,你們對其他計算方式有什么想法?學生提出乘法、除法能不能有結合律呢?我及時鼓勵他們,你們想想乘法要是也有結合律,會是什么情況呢?學生迅即投入思考中,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樣一來學生有了思維的基礎,再進行乘法結合律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增,而且也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培養是數學教學中的主要目標,老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關注學生的發展,用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求異思維的形成,從而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香菊.靈活施教,保護學生的求異思維[J].小學青年教師,2012(11).
[2]王慧蓮.面對女兒的求異思維[J].中華家教,2014(0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