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伶伶
摘 要: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教師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根據教材的特點,實施快樂學習,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采用互動、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運用成功教學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快樂學習;策略
課程改革幾年來,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法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變革傳統的枯燥、單調的課堂學習模式,積極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倡導快樂學習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為高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追求“和諧課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知識的掌握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必須形成一定的課堂教學基本策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別對于小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枯燥的數學知識還沒有建立理性的認識。教師要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主動積極熱心參與數學探究活動,認真思考、探尋問題的答案,踴躍回答教師的提問。特別對于個性化問題解決方案,教師要給予積極正面的回答,科學引導,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二、充分挖掘教材,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樂于學習
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標,并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如果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忽視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特征,將教學內容提升過高過深,不僅讓學生難以接受,還讓他們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的教學內容就會失去師生的共鳴,無法形成教與學的和諧,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最終事倍功半。所以,教師要重視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多樣化的課堂教法,從而求得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三、合理運用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動中學,在體驗中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苯Y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還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取長補短,吸取小組成員較為先進的問題解決方案,拓寬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好合作學習的主題,抓住有利時機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實施引導,最后進行小組交流發言。如,在一節數學探究活動課上,設計這樣的小組合作探究問題:有50個同學去劃船,每條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條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領隊,準備怎樣租船。這屬于開放性問題,問題解決方案很多,安排小組合作探究式課堂學習模式,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和同學分享,讓每位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培養了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善于同別人交流彼此的想法,以便求得新的發現,拓展數學思維能力。
四、讓學生經歷成功與挫折,幫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習道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數學學科更是如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不妨通過讓學生體驗成功學習,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樣,通過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經歷多次挫折,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案,最終獲得學習的成功感。通過成功與挫折實踐教學活動有力證明:一個學生在經歷過失敗后獲得成功,就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成功的情感體驗,隨之而來便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提高數學學習的質量。比如,在一次數學探究活動中,課前我布置學生自己利用課余時間設計軸對稱的圖案,然后將之帶入課堂上進行交流,一位學生將自己在家里剪的四件作品帶到課堂上,這時教師不妨請他走到講臺上,當面折疊給大家看一看,這時他發現普通的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這時教師不妨引導他,如何將之變為平行四邊形呢?學生勇于創新,改變對角的度數使之成為長方形,通過這樣的轉化,學生獲得這樣的數學結論: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激發學生樂于探索的熱情,進而快樂體驗、快樂學習,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需要積極實施快樂課堂教學,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靈活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上的自信心,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熱情,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盧邦生.倡導快樂學習優化數學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0(11).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