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霞
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只有學生有興趣去學、主動去學,才能夠做到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呢?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一、做好課前教案準備工作
教案是老師在上一堂課前準備的,根據現代教學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經過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筆者在給學生教學《春望》這一課之前,翻閱了杜甫生平很多的詩集,對杜甫進行全面的了解,《春望》這首詩的基調是悲,體現了國破人亡的悲慘景象,為了能夠向學生直觀地展示杜甫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筆者補充了另外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的基調是喜,表達了詩人在聽聞祖國收復失地的消息欣喜若狂的心情,兩首詩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學生因此受到了強烈的對比反差沖擊,在他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營造貼合課文的氛圍
語文老師在課堂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引導,抓住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來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把握學生的興趣點,然后進行激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的時候,往往能夠讓學習事半功倍。語文老師應當應用語言的魅力,惟妙惟肖地展現文章表達出來的情境,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改進課堂教學結構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能夠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接受的知識信息量,這是每個教師應該攻克的難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方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是有限的,一方面需要借助教學方法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教學語言的簡潔,語速合理,盡量避免非關鍵環節的時間浪費。
四、開發學生大腦潛力
小學各個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段的不同,會展現出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思維水平。應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年齡段特點采用適合本班級學生的教學模式。低年段的學生模仿能力強,喜歡模仿,喜歡游戲,他們對觸手可及的東西,以及富有畫面感的文字更感興趣。因此,對小學低年段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多在課堂設置表演和模仿環節,同時要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探索。
總之,小學語文的教學是非常具有技巧性的,要想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就必須從多方面入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