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菲
摘 要:對于數學教學來說,“習題”是教學教材的重點所在,學生可通過課堂所學知識建立邏輯思維能力,然后完成各種習題的求解,便可進一步鞏固知識。各式各樣的理論、公式等,使學生提高自身技能并逐步熟練地運用于現實生活中,這也是數學學科的目的所在。
關鍵詞:數學;習題教學;有效使用
對于數學來說,習題教學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以及學生自我思維的構建力等發揮著重要且深遠的作用,亦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
教師要逐步積累數學經驗,感悟教學思想,需要老師自身在教學中看透教學教材,仔細研究各種各樣的習題配備,認真理解習題設計的所指并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習題與學生互琢互研。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這樣老師本身不但積累了教學經驗,也能漸漸形成思想教學、思維辦法,用于數學教學,下面漫談幾點數學教材的有效練習。
一、有的放矢,靈活選用課本習題
教材中的練習是學生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主要位置,在這個位置的學生如何制作有效的“目標”和教師“形編”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研究如何通過教材提供—目標—難點等聯合不同學生的特質進行循序漸進之原則,靈活運用以達到提高習題練習質量的目的。可通過一些書本上的基本習題練習,以鞏固新知識,進行有效的集成和處理,加強學生實踐應用使學生有能力將知識用于生活中。
二、循序漸進,整合提升課本習題
教師應致力于教材知識構架的掌握,利用材料資源進行知識點有機整合提升,并讓學生從三維的角度把握知識間的關系,重點整理綜合運用知識,以提高教材的價值。例如,五年級的“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課堂教學,設計練習,以更高的效率和實用價值,第82頁的練習進行整合,改編如下題。
練一練:下圖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花壇。(單位:米)
(1)你能求出這個花壇的面積嗎?
(2)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課件呈現數據)
(3)BC長是多少米?
通過以上改編整合練習,讓學生思考:①需要測量所需的數據;②讓學生運用怎樣的數據計算面積;③使學生得到面積后求BC長度。這些過程能夠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同時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和提升。
力求盡教師最大之職讓孩子接觸數學,得到精神的升華和思考的精進,體驗學習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真正追求智慧和有效的課堂教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