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
摘 要:六年級小學生的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影響小學生以后在初中學校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階段對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時期。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針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提出了幾點策略,供教師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六年級;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提升各年級學科的教學質量成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變成了永恒不變的探究性課題。一個學校的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是否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網絡形成的程度,為初中學校培養合格的初中生人才。該如何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呢?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總結歸納以下兩點建議,供各教育工作者參考。
一、隨機進行復習,完善知識結構
根據以往的數學大綱概要,我們不難發現,大綱內容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動,并且編者在編排新知識的時候,處處對舊有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比如,關于數學分數的四則運算內容中,就涉及對已學過的歸一應用題、常見數量關系等復習。通過學生解答問題,能夠做到解一題帶一串的方法,使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久而久之就會起到很大的積極效果。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適當地對舊有知識的缺陷、遺忘等進行及時的補救和復習,對總復習的階段起到巨大的緩沖效果。
二、抓好常規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教學離不開常規教學模式,同時常規教學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基礎。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緊抓常規教學模式。例如,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規范,教導學生課前課后及時預習、復習、做作業、練習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品質及學習習慣等。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六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勢在必行,需要向更專業、更細致、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通過數學教學過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在畢業考試中的數學成績,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數學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地在實踐中認識并改正教學存在的缺點及不足。作者認為唯有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務實工作,才能真正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劉學珍.提高六年級數學總復習課效率的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3(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