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路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談話:熊二想做一張和你們一樣的課桌,愿意幫它嗎?我們這個課桌面多長呢?誰有辦法量出來告訴它。
咦?為什么同樣長的課桌邊,大家說的數卻不同呢?
是呀,我們量東西的時候要有統一的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量東西的統一單位——厘米。
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來量物體的長度?
聰明的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尺,盡管尺長得不一樣,但它上面卻有一樣的東西。想不想去研究?拿出自己的小尺,仔細觀察,小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二、認識1厘米
1厘米的長度在小尺上是從哪里到哪里?
除了這里的1厘米,還有哪里有1厘米?
小結:在這樣的尺上,相鄰的兩條長刻度線之間的一大格都是1厘米。
三、感知1厘米
1.比一比
請大家拿出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長。(1厘米)
像老師這樣夾住小棒的兩端,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長就是1厘米,記住1厘米?,F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劃出1厘米大約有多長。用左手將這根小棒放回,你比劃的1厘米準嗎?
2.找一找
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找一找。
3.捏一捏
你能憑印象捏一個1厘米的橡皮泥嗎?
四、認識幾厘米
談話:我們剛才認識了1厘米,出示2、5、8厘米的線段。幾厘米?為什么?
反問:那13厘米呢?——13大格
五、量一量,總結測量方法
1.自己探索量法
我們認識了尺,知道1大格就是1厘米,幾大格就是幾厘米。這有兩條線段,你有本領量出它們的長度嗎?
2.鞏固完善量法
大家看,這把小刀到底是幾厘米?為什么量得不準確?
六、畫一畫
我們學會量線段的長了,你能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嗎?
七、認識大約
老師捏了一個橡皮泥,幾厘米?你們想捏幾厘米?各自捏一捏。
你捏的是幾厘米?正好5厘米嗎?在5厘米和6厘米之間到底是5厘米還是6厘米?
注意,現在它要動手術了。(小刀切成正好5厘米)現在它多長?(再切比5厘米少一點點)現在呢?(大約5厘米)(再切比4厘米多一點點)現在呢?(大約4厘米)
談話:我們認識了厘米這個長度單位,知道了1大格就是1厘米,幾大格就是幾厘米,非常接近幾大格就是大約幾厘米。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上面都有長度,首先來量量我們手掌的寬,再量量食指的長。
八、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