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新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參與式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與教師一起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參與式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下面談談小學數學中運用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措施。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進行課前預習
學生對教材進行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學會獨立學習。且課前預習也是課堂教學中最基礎的學習過程,同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最關鍵的措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尤其重視課前預習,通過教師帶領給學生做出示范,在學生學會預習的方法以后,再由學生獨立進行預習。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計課堂教學計劃
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從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由簡至繁,逐漸突出重點內容,將知識連貫在一起,做到環環相扣,健全數學知識系統,方便學生日后進行復習與學習。另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參與式課堂教學其實就是將一堂課區分出兩個部分,在課堂的前15分鐘,教師要將本節課的知識點教給學生,而剩余的時間,則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主動思考或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邏輯思維。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廣參與式教學
參與式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求教師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分組,且每個小組中要具備不同層次的學生,并要包含優、中與學困生,這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順利地進行,并且每個小組成員要實現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
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做好小組成果展示工作
由于小學生正處在表現欲望比較強烈的特殊階段,他們往往期望被教師表揚與得到同學的肯定,所以在這一階段進行數學教學,教師就要在課堂中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并給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中采取參與式教學,可以將小組成員中共同完成的成果展示給其他學生,并要評選出優秀小組,以此來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成員所展示的成果來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要及時調整教學方針與方案,滿足學生的需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就是要師生共同建立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環境,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發展知識技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李向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0(08):78-8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