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革非 劉新華
摘要:對夏季規模化羊場疫病發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夏季;規模化羊場;疫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7-0020-01
近年來,隨著牛肉和羊肉價格的上漲,該行業的利潤增加,促進了規模化養羊業的發展。由于夏季炎熱干燥,并且濕熱多雨,加之羊場養殖密度增加,導致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流行。在規模化羊場中,夏季是羊腐蹄病、紅眼病、羔羊痢疾、羊布氏桿菌病、中暑、藍舌病等病的高發期,本文對夏季羊場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了介紹。供相關人員參考。
1 規模化羊場夏季疫病發病原因分析
1.1 病原傳播
在規模化羊場中,以高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特征的疾病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病毒、細菌等混合感染,屬于這一類的疫病主要有鏈球菌病、羊快疫、羊瘁疽、羊腸毒血癥、破傷風、羔羊痢疾、羊痘、大腸桿菌病、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雖然規模化羊場具有較強的防疫意識,但是其不夠完善的免疫程序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夏季疫病的發生。
1.2 氣侯因素
由于夏季不僅氣溫高而且空氣濕度大,在此氣侯條件下一方面容易引起羊體散熱出現困難,而引起熱應激;另一方面有利于微生物和寄生蟲生長,導致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進而造成規模化羊場中各種疾病的發生。很多規模化羊場的消毒措施不到位,導致羊場內容易散發病原,從而引起疾病的流行。
1.3 飼料因素
在規模化羊群的飼養中,所需的飼料種類繁多,如果對飼料選擇不當就會誘發羊群疾病,如飼料中各種添加劑使用不當或飼料出現發霉、變質等情況,都會導致羊群疾病的傳播。同時由于夏季天氣炎熱,羊群放牧時常常會出現低頭擁擠、呼吸急喘、驅趕不散等現象,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規模化羊場發病。
1.4 技術和藥物因素
當前規模化羊場的檢測設備多數不夠完善,加之獸醫診療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誤診現象;此外,羊場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離不開藥物的配合,但當前市場上的藥物真假難辨,養殖人員對這些藥物缺乏鑒別能力,導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疾病得不到控制,也會引起疾病的流行。
2 規模化羊場夏季疫病防治措施
2.1 加強羊場的飼養管理
夏季羊群的抗病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容易引發大規模的疫病,所以要加強對羊群的管理。為了提高規模化羊場內羊群的抗病力,一方面要保證羊群充足的營養物質供應,另一方面要合理搭配飼料,選擇性地使用疫病預防藥物,以防止羊群發生細菌性繼發感染。每天早晚對羊群各喂精料一次,并做到定時定量。同時要注意不能喂食有毒、霉變以及受污染的飼料,并確保及時補給飲水。另外要做好羊舍的管理,及時對羊舍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蚊蠅的叮咬而傳播疾病。
2.2 搞好羊場環境衛生及消毒工作
夏季溫度較高,空氣濕潤,羊場內的細菌、病毒很容易大量繁殖和傳播,因此要對羊舍等場所進行經常性的消毒工作。每天及時清掃圈舍內的糞便及污物;每周要對羊舍和相關用具用百毒殺消毒劑或威島消毒劑進行一次消毒,建立起嚴格的羊場消毒防疫制度,以降低和消除羊場內的病原微生物,減少或杜絕羊群的外源性繼發感染機會。有效建立起疫病監測制度,對羊場內的傳染病和寄生蟲進行監測;盡量做到自繁自養,若發現異常羊只,要及時將其剔出,送隔離舍觀察、診斷和處理。
2.3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加強對羊群的免疫注射是預防和控制夏季羊群發生疫病的重要措施,要摸清羊場疫病的種類和流行規律,因地制宜地建立羊場的科學免疫程序,建立符合羊場實際情況的免疫驅蟲制度,加強免疫前后的監測工作,觀察免疫效果。定期對羊及其產品進行特定疫病檢查,以有效杜絕疾病的傳入和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