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芳
摘要:奶牛腐蹄病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疾病,會影響到奶牛健康、產奶量和乳品質,對奶牛養殖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奶牛腐蹄病的防治方法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奶牛腐蹄病;病因;預防;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7-0022-01
1 奶牛腐蹄病
1.1 奶牛腐蹄病及病因
奶牛腐蹄病是一種以蹄部角質腐敗,趾間皮膚和組織腐敗、化膿等為特征的局部化膿性、壞死性炎癥。能引起牛蹄真皮壞死、化膿,角質溶解及蹄間肉芽增生。
導致奶牛腐蹄病產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營養因素、環境因素、飼養管理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其他因素。營養因素主要涉及了日糧中鈣&磷不足或鈣磷比例不當,結構不合理;環境因素主要是指氣候炎熱潮濕、雨水多時,如果奶牛舍內衛生條件差,牛糞尿清理不及時,牛蹄長期受污物浸漬,角質變軟,抵抗力降低,則易促使腐蹄病發生;飼養管理因素通常指牛舍,其是導致奶牛肢蹄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年齡因素等其他因素。
1.2 奶牛腐蹄病臨床癥狀及診斷
奶牛腐蹄病在奶牛養殖中非常常見,因此對于奶牛腐蹄病的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奶牛腐蹄病的診斷有兩種方式,即視診和觸診。奶牛腐蹄病視診主要是根據奶牛腐蹄病的臨床癥狀來確診,而奶牛腐蹄病的常見癥狀為病牛喜俯臥,站立時患肢負重不實或各肢交替負重,跛行,蹄間和蹄冠皮膚充血、紅腫,有時可能壞死或出現表在性潰瘍,有惡臭分泌物,有的蹄間有不良肉芽組織增生等;對奶牛的患蹄進行觸診時蹄部會有發熱現象,輕壓奶牛蹄部時奶牛會有明顯的疼痛感,表現為收蹄等現象[1]。
2 奶牛腐蹄病的預防
為了提高奶牛養殖效益,就必須要做好奶牛腐蹄病的預防。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①平衡飼料營養結構。嚴格按飼養標準配合飼料,保持日糧中營養的全價性。嚴格控制日糧蛋白質的水平。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充分與平衡。②加強奶牛蹄部護理。a、定期修蹄。奶牛養殖中,每間隔6個月,對奶牛的蹄部統一修理一次。修蹄不僅可以使蹄形整潔、外形美觀,而且能夠保持蹄最佳生理功能。因此,牧場獸醫應該經常觀察牛群,發現異常及早診斷,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只有做到合理而及時的修蹄才能夠矯正蹄形,防止因牛蹄變形加劇而導致姿勢的改變;b、定期藥物浴蹄。堅持每周2次給牛噴蹄,選用刺激性小,沒有異味的硫酸銅浴液,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傳染性腐蹄病和增加蹄角質的硬度;③保持舍內清潔衛生。堅持定期對牛舍進行噴霧消毒。搞好奶牛場環境衛生,保持運動場和奶牛舍的清潔干燥,可有效預防腐蹄病的發生,做到每天及時清除奶牛舍及運動場的牛糞;④奶牛進行疫苗免疫和加強選育。可以通過疫苗免疫來預防奶牛肢蹄病的發生,常用的疫苗為腐蹄病纖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另外,還可以通過育種方法來提高奶牛的肢蹄病抗病能力[2]。
3 奶牛腐蹄病的治療
奶牛肢蹄病的治療,可以采取以下治療措施:①對于輕度肢蹄病的奶牛,可將病牛于六柱欄內保定,患肢以繩固定于同側欄柱上,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用 新潔爾滅溶液對患牛蹄部進行徹底的清洗,然后用硫酸銅溶液或福爾馬林浸泡蹄部約10 min,每天1次,連用7 d;對輕度患牛還可以采取封閉療法,即將牛肢保定后用針頭從蹄葉軟組織部直接注射油劑普魯卡因青霉素,連用7 d;②對于重度肢蹄病奶牛,可以將病牛于六柱欄內保定,患肢以繩固定于同側欄柱上,再用高錳酸鉀溶液洗凈病蹄,用修蹄刀沿創道修挖蹄底角質,擴創的大小以能充分暴露瘡腔為宜,用彎剪除盡壞死組織[3]。如擴創不徹底,壞死組織未清除干凈,藥物不能達到瘡底,則往往導致治療失敗;對于重度肢蹄病奶牛,還可以采用敷藥的處置措施,準備好的消炎藥粉涂于創口上,最后用繃帶將患部包扎好。用藥后應加強護理,2 d內禁止奶牛進入運動場內,通常情況下,一周后即可痊愈。
參考文獻:
[1] 呂占軍,李 林.奶牛腐蹄病診斷與防治[J].中國獸醫雜志,2011(11):15-17
[2] 王 猛,劉 剛,吳立夫,等.硫酸鋅對奶牛腐蹄病的預防作用[J].中國獸醫雜志,2012(12):25-27.
[3] 婁 華,龔信良,梁雷智.奶牛腐蹄病的綜合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2011(10):3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