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莉
摘要:夏季溫度高、濕度大,給養豬生產造成諸多不良影響,如何保證豬場安全度夏,成為眾多養殖戶關心的熱點問題。對高溫季節豬場的飼養管理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提出了科學飼養管理措施,以確保豬群安全度夏。
關鍵詞:豬場;夏季;飼養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81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7-0050-01
1 防暑降溫
豬場的選址和布局要有利于通風降溫,圈舍最好是坐北朝南,呈階梯式排列,舍間距在8 m以上。適當增加豬場綠化面積,減少水泥地面比例,夏天可降低豬舍環境溫度3~4 ℃,減輕熱輻射80%,改善場區小氣候。
(1)加強通風。經常清除豬舍周圍的雜草,盡可能打開門窗和散氣孔進行通風,可采用排氣扇、抽風機加大豬舍內空氣的流動。
(2)物理降溫。一般采用水降溫,但必須和強力的通風結合起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否則會造成高溫高濕,適得其反。噴霧降溫適用于配種妊娠舍、生長育肥舍及公豬舍,每間隔1 h左右噴水3~5 min;沖洗淋浴降溫適用于育肥豬舍、配種妊娠舍及公豬舍降溫,每天淋浴2次,忌用冷水突然噴淋豬頭部,對配完種1 h內的公豬禁止沖淋;也可在運動場上建水池,讓公豬和斷奶母豬自由洗浴降溫;此外還可以屋頂噴水降溫或人工灑水降溫。
(3)改變豬舍結構。南方的公豬舍、妊娠母豬舍、生長育肥舍宜采用開放式結構;豬舍屋頂、墻壁和豬欄地面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如屋頂瓦下面鋪墊泡沫等材料,墻壁用空心磚,豬欄地面用絕緣水泥或漏縫地板;延伸豬舍屋檐寬度可減少熱量的吸收。
(4)安裝防曬網降溫。在豬舍屋頂及太陽直射的東西兩側拉防曬網遮陽,以避免日光直射,可有效降低豬舍內溫度。
(5)濕簾降溫或空調降溫。有條件的豬場產房及保育舍可使用濕簾降溫系統,一般可降低舍溫5 ℃以上;種豬場和采用人工授精豬場的公豬舍可安裝空調進行降溫。
2 改善飼養管理
(1)降低飼養密度。降低比例為1/4~1/3,可避免擁擠,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熱應激,尤其是妊娠母豬,若密度過大,會因炎熱煩躁打架引起流產,所以最好單欄飼養。
(2)控制配種和產仔時間。適當有計劃地避開最炎熱的7~8月份配種和產仔,科學合理安排生產;同時配種、采精在早晚涼爽時進行。
(3)安排好豬群調動、出售、去勢、疫苗注射時間。此工作宜在早晚進行,豬長途運輸途中要供應飲水和噴水降溫。
(4)推遲上產床時間。選擇母豬產前3 d左右早晨涼爽時上產床。
(5)控制分娩時間,縮短產程。高溫條件下常出現母豬分娩時間較長,使胎兒停留產道時間過長而窒息死亡,可在預產期前2 d清晨注射氯前列烯醇0.2 mg/頭,約24~28 h后分娩,產下3~5頭后,注射縮宮素3~5 mL。這樣既可誘導母豬在清晨分娩,又可縮短產程,減少死胎。
(6)保持圈舍衛生。采用干清糞方式的每天至少清理糞便2~3次,每周消毒1次,并做好消滅蚊蠅工作。
(7)調整飼糧營養水平,控制飼糧日喂量。高溫可引起采食量下降,因而應相應提高日糧濃度,特別是能量和維生素水平,以防止因采食量降低而導致營養失衡。一是高溫環境下哺乳母豬料應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可添加2%~5%脂肪粉、2%優質魚粉及0.1%~0.2%賴氨酸,母豬產前4周的日采食量應達到2.5~3.2 kg,旺乳期應達到6 kg以上。二是對待配母豬實行優飼。對斷奶母豬或配種前14 d的后備母豬實行以哺乳料短期優飼,促進發情排卵,日喂量可保證在2.2~2.5kg以上。三是控制妊娠母豬營養攝入量。配種后的母豬應采用低能低蛋白質水平的妊娠母豬料,過多的飼喂對早期胚胎發育不利,尤其是在高溫季節,母豬配種前4周,日喂量在1.8~2.1 kg為宜,使母豬控制在中等體況。四是應用專門公豬料。種公豬應飼喂專門配制的公豬料,并且增加2%優質魚粉或每頭公豬每天增喂2枚雞蛋。五是提高商品豬采食量。選用優質新鮮原料,添加誘食劑,以提高采食量,保持商品豬較高生長速度。
3 改變飼喂方式
(1)采用濕拌料。水料比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但要現拌現喂,防止酸敗變質,同時多喂青綠飼料,尤其是母豬。
(2)增加飼喂次數。飼喂次數從每天2次增至3次,并在清晨或晚間溫度最低的時段內增加喂料,特別是泌乳高峰期的母豬,可增加10%~15%的采食量。
(3)調整飼喂時間。早上提前至5:00~6:00喂料、下午推遲到18:00~19:00喂料,盡量避開天氣炎熱時投料,夜間22:00~23:00加喂1次,中午不喂料。
(4)保證飲水充足。經常檢修飲水器,飲水器要有足夠的壓力保證流量,母豬為1.5 L/min,育肥豬為1 L/min;可在飲水中添加0.01%~0.02%的維生素C和0.1%~0.2%的人工鹽,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減少熱應激的發生。有條件可采用清涼深井水,有利于豬體降溫并能刺激采食,應保證活動場上的飲水不間斷,并將飲水器置于陰涼的地方,避開日光直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