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莉莉
摘 要:直笛是最適合課堂教學的小樂器,由于它音域寬廣、價錢便宜、簡單易學,所以很容易普及。豎笛的普及有利于器樂教學的普及型以及音樂教育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但是在當今這種樂器教學還沒有鋪開,值得每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努力。教師應該加深認識,加深學習,認真選材,成立直笛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關鍵詞:音樂教育;全面性;深入性;實踐性;直笛團
一、直笛的發展歷史
直笛是一件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結構科學、音質甜美的吹奏樂器。在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中,豎笛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樂器。維瓦爾第、泰來曼、巴赫、亨德爾等西方作曲大師,都有很多經典的豎笛作品流傳至今。就是這一獨特的樂器,在巴洛克時期由于某些原因慘遭淘汰。20世紀以來,豎笛以它獨特的優勢重返舞臺,受到了很多音樂家的重視,被廣泛運用于基礎音樂教育,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它簡單易學卻又難精,引進國內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已經得到大家的公認,在臺灣已經列入國民中小學的演奏課程,為眾多莘莘學子增添了一項學習音樂的利器。
二、它是最適合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堂樂器
1.宏觀上
直笛音域寬廣,價錢便宜,簡單易學,容易普及,使得器樂教學更全面性和廣泛性。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第五條:音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豎笛相對于其他樂器來說,它價錢便宜很多,這更有利于這一樂器在中小學中的普及;它簡單易學,在初級階段,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通過看指法表,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自學也可以把它練習得很好,還可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它音域寬廣,幾乎所有的樂曲都可以演奏出來。器樂的學習是學生學習音樂最好的途徑,樂器的普及以及學習有利于我們實現提高學生音樂素養這一目的,使我們的音樂教育對象更具廣泛性和全面性。
2.微觀上
(1)直笛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內心的聽覺,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輔助演唱歌曲以及合唱等活動,從而促進藝術實踐活動獲得更好的效果。《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增加了演奏教學的分量,而演奏教學主要指課堂樂器,演奏教學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是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第一是用樂器為歌曲、表演等伴奏。由于它的音域廣泛,幾乎所有的曲子都可以演奏出來,所以在音樂活動中恰當滲透豎笛教學,關注音樂領域內的綜合,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避免聽覺的疲勞,還可以幫助學生矯正音準,多角度使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獲得全面的能力。
(2)直笛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養成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第二點:“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奏、藝術表演等各項音樂活動,是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有效提高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樂器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樂器的學習中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思維活動離不開實踐活動,學生只有通過找到演奏的方法才能克服困難,當學生解決問題時,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便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將進一步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其求知欲,提高學習興趣,促進智力發展。
三、直笛在現階段義務教育中的現狀
直笛這一樂器,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它的了解少之甚少,導致了這一樂器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推廣范圍還不是很廣,盡管它已經列入有些版本的教材,但是大部分的學校在教學時將它過濾掉了,作為選上科目,或者是根本不上,目前全國只有廣東東莞、江蘇南京等城市一些學校直笛教學做得比較好,瞻望它的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
四、直笛今后發展方向的探尋
基于直笛對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的重要作用,為了它能夠更廣泛、更全面地深入我們的音樂教育,我大膽地談一下我心里的想法。
1.教師應該加深認識
我認為,教師以及教育機構要加深對這一樂器的認識以及了解,改變以往那種“不起眼”的觀點和看法。直笛是平民樂器,又是“灰姑娘”,為了很好地普及音樂,值得我們用一顆真心去感受和學習,進而研究出好的教學方法,應用于義務教育,使我們的學生通過器樂更好地走在音樂道路上,使我們的藝術教育更廣泛更
全面。
2.教師定期參加學習和講座
為了直笛的教學能夠更好地為音樂教育服務,我覺得各校應該努力讓這一樂器進入課堂。教師可以定期通過講座、培訓等活動,豐富直笛領域的相關知識以及教學方法。像我校的書法講座,做得有聲有色,教師和學生定期做培訓,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訓練,學生的書法水平大幅度提高,我校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書法藝術教育學校。我相信在直笛方面采用這樣的方式,同樣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選定教材,適當滲透,開發地方課程
(1)為了更全面地鋪開直笛的教學,音樂教材可以選用有簡譜加五線譜版本的教材,義務教育階段都有規定的課程內容,在規定的時間一定的學時里面必須要完成教學任務,我們不可能將一節課完全上成直笛課,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時間長了興趣就會全無,為了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考慮選用五線譜版本的教材,將直笛適當滲透在每一課的教學中,而我們現在中小學很多教材仍然是簡譜版本,如果要讓學生再拓展和延伸部分演奏出每一課的內容,則需要轉調,由于樂理基礎知識還不是非常完善,學生在轉調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選用有五線譜版本的教材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一問題,這樣就可以利用有限的資源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我是這樣做的,我所處的學校是一所農村邊緣學校,由于條件的限制,我只能將教材中一些可以演奏的唱歌課,通過轉調翻譯在五線譜上面,然后用磁片貼在黑板上,在延伸與拓展環節讓學生試奏。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扎實地開展了一年多的器樂教學,學生既完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又提高了豎笛演奏技術。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學生音樂素質大幅地提高,自信心明顯增強,實踐證明了豎笛的課堂教學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2)開發地方教材,課內外相結合。教材的選用并不是我們普通教師和學校所能夠改變的,如果沒有辦法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可以考慮各校開發地方課程,更好地服務于教材,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軟件、設備將書本中某些內容開發成地方教材,還可以在教材中豐富一些內容,更好地供學生課外使用,這種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更有利于直笛教學的深入開展。
我是這樣做的:查詢資料,篩選一些樂器作為地方教材,供學生課外練習,每星期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外指導;定期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小型的展示活動,以展示自己這一階段的成果,在活動中增強自信心,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各校成立直笛社團,組建直笛樂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各學校應大力推崇這一樂器,讓它真正走進我們的課堂,走進學生的心中。通過分組的形式,根據不同的直笛(高音直、中音直笛、次重音直笛和低音直笛),組建樂團。另外,各學校可以選拔出校直笛樂團的成員,定期進行活動和展示,這樣可以讓直笛的教育更深入更全面。
綜上所述,直笛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它對于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藝術教育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是課堂樂器的最佳選擇,有助于我們全面深入地開展藝術以及器樂教育。作為一個藝術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應該努力將這一樂器推廣并發揚光大,使我們的音樂教育熠熠生輝,錦上添花。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