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娜
摘 要:在人的一生中,不管是成功或失敗,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品德的好壞。品德對每個人來說可以決定人生的價值,擁有良好品德的人,在為人處事、自身素質、精神思想上都不會太差,甚至在舉手投足間都充滿著人格魅力。所以,品德對每個人來說是很重要,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才會有所作為,才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會在人生之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
品德與社會這一門學科是小學階段學校為了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與適應社會能力的學科,在學生還小的時候,就應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模范,為學生灌輸良好的道德知識,讓學生從小就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除此之外,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課堂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化教學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只有和生活相聯系,才會讓學生更好地將學到的知識與生活相連起來,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的道德素質都得到提
高。而生活化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融合,為學生多制造感受生活的機會,讓學生體驗生活,享受生活的樂趣,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全身心道德素質發展,充分將學生的品德培養到最佳,讓學生在未來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奉獻。而實施品德與社會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如下:
一、以生活為教材
以生活為教學教材的意思是將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和生活相聯系,把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知識內容盡量生活化,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生活的美好,更好地從生活中學習到所要教學的知識內
容,也從生活中學習到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知識。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本來就是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授課的時候更應該把授課內容與生活相融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讓學生能夠重視品德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重要影響。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久而久之使學生的品德有更好的發展。教師應該多從生活中提取教學教材,為學生開闊視野,也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教材之外的知識,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例如,教師在進行“生活中的快樂”這一課時的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講解很多生活中的趣事,可以先從教師自己生活中發生的趣事說起,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再讓學生講自己生活中發生的趣事,與同學與教師一起享受在生活中所發生的快樂事情。這樣從生活出發,不僅可以很好地為學生做講課教材,還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更多快樂,從而更熱愛生活,更加珍惜生命。
二、多開展學習探究活動
學生在進行品德與社會的課堂學習中,要將知識點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邊開展一些探究活動邊學習知識內容,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討論活動,更生動地進行課堂教學,并且通過溝通討論,學生之間有關生活的交流漸漸多了,在探討活動的時候把知識與生活很好地聯系起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這為學生增添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使學生之間的同學關系也能有所改善,有效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力,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盡量把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擴展到生活中,學生只有有了具體的行動和實踐,才能真正學習到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知識內容,才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要在教學中多為學生的學習狀態考慮,多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多參與到小組的探究討論中,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解“走出煩惱”這一課時,讓學生開展有關自己煩惱的討論,讓學生講述自己所煩惱的事,所困惑的問題,然后再通過同學與老師的幫助,能夠豁然開朗,解決學生的煩惱,這樣通過學生之間探討研究煩惱的來源及解決方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品德與社會的學習。
三、多讓學生體驗生活
學生在進行品德與社會的學習過程中有體驗生活是很重要的。讓學生以生活為基礎,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生活體驗,這不僅能讓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發展,還能有利于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善于將授課方式與生活相結合起來,多鼓勵學生積極體驗生活,多講述體驗生活中的樂趣,讓學生有想親自體驗生活的沖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多讓學生在家里幫父母做家務,讓學生感受到體驗生活的樂趣。還可以在校園中給學生體驗生活的機會,多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如打掃校園、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多溝通多互動,讓學生能夠從生活體驗中慢慢領悟到品德的真諦,慢慢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擁有良好的思想及行為。除此之外,在五年級的品德與社會課堂中,教師自身的行為對學生也有一定的影響,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目標,在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上也有更好的進步與發展。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在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將生活與教材知識內容相融合,才能在教學的時候更好地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靈動生活的樂章,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的道德素質有實質性提高。生活與品德是相互依存的,誰也離不開誰,一個人的生活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品德,同樣,品德也可以影響人們的生活。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才會使我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杜肆貳.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3).
[2]潘茂春.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優勢及不足[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9).
[3]吳林龍.論小學生品德培養的心理特點依據[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7).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