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三季報已全部公布完畢。在市場深幅回調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當季合計虧損6502.78億元,業績遭遇嚴峻挑戰。不過,在此背景下,“實力派”天弘基金仍盈利逾30億元,逆勢成為三季度最賺錢的公司。
公募基金虧損創單季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三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虧損達6350億元,超過2008年一季度虧損6475億元的紀錄,創公募基金單季虧損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在上半年獲得了8667.80億元的盈利,而三季度的虧損,相當于把上半年的利潤回吐了四分之三。
從各類型基金的盈利情況來看,股市暴跌背景下,偏股基金虧損最為嚴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三季度合計虧損6640.21億元。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剔除追求絕對回報的打新混合基金的盈利,其它偏股基金整體虧損會更高。
然而,在偏股基金大幅虧損的同時,貨幣基金三季度實現盈利255億元,成為最賺錢的基金品種,債券基金以接近30億元盈利緊隨其后,QDII和保本型基金三季度也出現了較大虧損。
22家基金公司虧損超百億
從單個公司盈利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在公布業績的100家基金公司中,僅有15家取得盈利。其中,天弘基金盈利規模達到32.22億元,位居榜首,也使得其成為三季度唯一一家盈利過10億元的基金公司。資料顯示,“具備互聯網精神”的天弘基金依靠天弘余額寶盈利49.07億元,成為其本次逆勢獲利的最大推動力量。此外,興業基金、華富基金、中加基金、國金基金、嘉合基金等五家基金公司也分別獲得了1億元以上的盈利(見表2)。
有業內人士指出,三季度獲得盈利的基金公司基本屬于中小型次新公司,即便有一定規模,產品類型亦以固收類為主,很少甚至沒有權益類基金,因此在股市調整中并未受到大的波及。
在遭遇虧損的公司中,有22家基金公司的虧損額度超過百億。其中富國基金虧損最多,達624.28億元,創下單季度虧損記錄(見表1)。
資料顯示,富國旗下一只混合型基金今年以126%的凈值增長率(截至10月27日)榮登收益榜榜眼,而全部基金仍出現巨虧,主要受到分級基金大幅下跌的影響。有數據表明,富國旗下分級基金產品富國國企改革分級單只基金虧損165億元,其次是富國中證軍工分級,虧損126億元,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虧損33億元,富國證券分級虧損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三季度損失慘重,仍有不少基金公司較大程度地保住了上半年的盈利。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有31家基金公司創造了超過30億元的盈利。有7家基金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超100億元,其中廣發、天弘、華夏、嘉實和匯添富基金前三季度盈利排名前五,分別達209億元、199.7億元、178.45億元、177.65億元和145.13億元(見表3)。
資料顯示,而排名第一的廣發基金也是基金業唯一一家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利潤超過200億元的基金公司。截至9月30日,廣發旗下22只偏股混合基金前三季度平均算數回報率為24.69%,在前十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二。同期,旗下7只債券投資基金平均算數回報為12.74%,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位列榜首。
與此同時,受到三季度巨額虧損的影響,富國基金、申萬菱信和鵬華基金三家公司前3季度分別虧損315億元、146億元和106億元。
偏股基金遭遇巨額凈贖回
三季度股市的動蕩使得基金盈利情況受到重挫,也使得偏股基金遭遇巨額凈贖回。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混合型基金遭受10351.56億份的凈贖回,指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別遭遇凈贖回3394.76億份、440.34億份、334.70億份。
與偏股基金相反,股市震蕩下,場內貨幣基金等固定收益類基金受益份額劇增。其中三季度貨幣基金份額劇增13140.51億份,債券型基金份額增加1010.95億份。
基金公司方面,分級基金大戶鵬華基金、富國基金三季度分別遭遇凈贖回1230.00億份、1208.78億份,國泰基金、申萬菱信基金、安信基金均遭凈贖回超500億份;華夏基金、華寶興業基金憑借貨幣基金份額劇增,三季度整體份額分別增加1727.41億份、1567.62億份,工銀瑞信基金、匯添富基金份額增加也在500億份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