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超
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資本市場對于十三五規劃的關注度再次升溫。本次十三五規劃之所以備受關注,首先是2016-2020年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改革深化的關鍵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的完成時間點,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完成的時間點。其次經歷了前期股市的異常波動,市場缺乏投資主線,亟待從十三五規劃中尋找出下一階段可以投資的主導產業。
從歷史數據來看,過去幾次五年規劃公布前后,股票市場的走勢其實并沒有十分明顯的規律性,漲跌的情況均有發生。畢竟市場的短期走勢會受到很多當時環境下其他因素的影響,關注“十三五”規劃更重要的意義,還是更多在于對未來投資方向的指導。不過考慮到目前處于一個流動性充裕而缺乏可配置資產的環境,因此與過去幾次五年規劃公布前后的市場表現相比,此次相關投資方向的短期表現可能更加值得期待。
聚焦十三五規劃的五條主線
主線1:聚焦“老”與“少”,人口問題有望提升至顯要地位。
當前我國人口結構呈現老齡化加劇、新出生人口減少、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等特點,因此預計十三五規劃有望將人口問題提升至顯要位置。
老有所依,10萬億產值空間的養老服務業。中國當前養老服務存在嚴重的供需不平衡,每千名老人的養老床位不足30張,而養老產業涵蓋養老地產、養老服務、養老用品、養老金融等四大板塊,到2030年總產值有望超過10億元。幼有所養,全面二胎有望激發母嬰消費升級。二胎主題潛在的機會一方面在于政策放開可能帶來的新增出生人口,但更重要的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未來家庭將更加注重嬰幼兒的撫養和教育,帶動母嬰大消費行業的發展,包括嬰幼兒醫療保健、嬰幼兒服裝、嬰幼兒食品、嬰幼兒教育以及嬰幼兒娛樂等。
主線2:聚焦制造強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認為未來5-10年,中國將以“中國制造2025”為基,以“互聯網+”為翼,助力傳統產業升級。十三五規劃預計將進一步細化對未來5年工業化升級的規劃藍圖。從行業高景氣、政策扶持力度、新增方向等三維度,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高檔數控機床、農機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等行業。
“互聯網+”為翼,助力制造業升級換代。根據國務院出臺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頂層文件,互聯網將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具體來看,“互聯網+制造”的核心在于發展“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關鍵在于打造“智能工廠”,通過運用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技術,推進生產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和基礎數據共享。
主線3:聚焦消費升級,現代服務業順勢崛起。
一方面,人口和收入結構性變化催生新的消費模式,以旅游、影視等為代表的消費性服務業高景氣可期;另一方面,“互聯網+”行動覆蓋了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普惠金融等多個生產性服務業,有助于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建議關注高景氣消費性服務業子行業和政策催化較多的生產性服務業,如影視傳媒、出境旅游、快遞物流、農村電商等。
互聯網+全覆蓋,助力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從《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看,“互聯網+”行動覆蓋了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普惠金融等多個生產性服務業。具體看,高效物流主要包括構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體系、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調配體系;電子商務主要包括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行業電商以及跨境電商;便捷交通主要通過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行信息的互聯網化,提高交通運輸資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細化水平;普惠金融主要包括互聯網金融云服務平臺建設、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拓寬服務覆蓋面以及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創新等。
主線4:聚焦改革深化,期待地方國企改革創新舉措。
當前深化改革步入關鍵期,認為十三五規劃預計將繼續強調推進各領域改革。國企改革自2014年7月推出央企6項試點改革以來,進度一直低于市場預期。最近高層表態鼓勵地方差別化探索,認為“改革先行先試權”有望激發地方國企后續改革熱情。央企改革關注首批試點集團和軍工領域的資產證券化,地方國企改革關注前期改革推進力度較大的省份和大集團下的上市平臺。
國企的改革進度都低于市場預期。在10月13日的深改組第17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央通過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而在同一日的部分省市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給地方以更大的決策自主權、資金統籌權和改革先行先試權,讓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獲得更多支持”,從而“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增強活力”。因此我們認為在高層定調鼓勵地方差別化探索后,未來地方國企的改革熱情有望被激發,各項停滯的改革預計將加速推進。
主線5:聚焦“走出去”升級,“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值得期待。
本屆政府執政以來,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相繼建立自貿區和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預計十三五規劃將繼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議“一帶一路”關注高鐵與核電走出國門,自貿區關注四大已有自貿區的改革開放深化以及第三批潛在自貿區試點城市。
“一帶一路”關注高鐵與核電走出國門,自貿區關注四大已有自貿區的改革開放深化以及第三批潛在自貿區試點城市。高鐵和核電一直是高層領導人外交的主打牌,近期高鐵走出去進程也是捷報頻傳。例如,10月16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正式簽署組建中印尼合資公司協議,負責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的建設和運營。10月19日至23日習近平主席訪英,中英達成的核能合作項目具有標志性意義。在計劃耗資245億英鎊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中,中國將扮演關鍵角色。該核電廠位于英國西南部,是英國近幾十年來修建的第一座核電廠。中國逐步進入英國的核電項目。10月28日至29日,中國和泰國有望正式簽署鐵路合作框架協議。因此我們認為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可以關注高鐵和核電未來走出國門的加速。而自貿區方面,我們認為可以關注四大已有自貿區的改革開放以及第三批潛在自貿區的試點城市,例如重慶、武漢、西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