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凡

出發去南極
南極,不僅包括約1400萬平方千米的南極大陸以及周邊島嶼,還包括約3800萬平方千米的南大洋。這是一片被咆哮的西風帶和兇險的冰山群嚴密封鎖著的廣袤而又神奇的世界。也是迄今為止,人類很少涉足的區域之一。千百年來,冰雪嚴寒試圖封鎖這里的一切,但人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使一批批勇敢的探索者沖破艱難險阻,執著地探索和叩訪這片神秘的冰雪世界。
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是南極溫度最高的時候,也是南極最好的探訪時間。半島最高氣溫可達零下1攝氏度左右,大陸最高氣溫可達零下30攝氏度左右。這個時期,既能觀察到成年企鵝哺育幼仔,也是觀察和拍攝空中飛行的海鳥的最佳時機,因為此時南極動物們的活動非常頻繁。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是每年的11月和次年的2~3月。11月是南半球的春末,這時南極海域的冰層開始融化,有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巨型冰山。2~3月屬于南極夏季的中后期,氣溫稍降,但也有好的景致。這時候,小企鵝已經經歷了換毛,接近發育末期,基本已經長大。此外,這個時期通常也是鯨魚的活躍期。
經過近30小時的輾轉飛行,我們來到號稱“世界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的烏斯懷亞。烏斯懷亞是阿根廷南部火地島地區的首府,也是個自由港。這里離南極半島只有800多千米,而離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卻有3200千米。它特有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通往南極洲的便捷門戶,從而聞名世界。人們若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乘船前往南極洲,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而從烏斯懷亞起航,越過德雷克海峽,兩天便可抵達。
烏斯懷亞依山傍水,是個別致、美麗的小城。市區的街道干凈整潔,街邊全是童話里才會出現的那種可愛小木屋,屋前屋后的鮮花開得正旺。在南半球生機盎然的夏天里,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這里,清冷的空氣和白雪皚皚的山峰仿佛一幅絕美的圖畫呈現在我們眼前,令人恍然,讓我們仿佛提前感知到了南極的氣息。
南極,奇妙神秘之地
我們乘坐的海鉆石號郵輪船身長124米、寬16米、重8282噸,可載客189人,郵輪還攜帶有18艘登陸用的橡皮艇。就這樣,我們開始了為期15個晝夜的南極之旅。
此次探訪,正值南極的盛夏時期。這片地球上最神秘的夢幻之地,在太陽光的斜射下,那常年被黑暗和冰雪掩蓋著的南極大陸開始露出它那古老而蒼茫的一角。
當踏上南極這片無國籍的冰雪大地,狂喜的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與五星紅旗一同亮相,大喊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來啦!”
探索南極,是人類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偉大壯舉。迄今為止,全世界共有20個國家在南極設立了科學考察站。其中喬治王島是南極科學考察站最多的島嶼,前后有9個國家在這里設立了科學考察站。1985年2月20日,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這里建成。
南極有無數浮動變幻的冰山,這是世界上最夢幻的一道奇觀。在這些冰山間穿行,是一種驚險而震撼的體驗。
而南極,既是嫵媚的,也是狂暴的。某天深夜,熟睡中的我被大幅度的搖晃驚醒,船身在搖擺,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桌上的物品摔得滿地都是,抽屜也被搖開了。房間里的兩張床好像兩只游艇一樣來回晃蕩,人也被搖晃得掉下床去。顯然,我們的船遇上大風浪了。這幾天在南大洋的航行感受,使我真切地明白:在茫茫大海中,一艘8000噸級的船其實猶如一葉小舟。過了一陣子,有探險隊員敲開艙門,急切地詢問有沒有人受傷,在得到無人受傷的肯定答復之后才安心離去,然而緊張的氣氛著實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天亮以后,我們才知道是遇到了高達12級的臺風、浪高有9米。大家都知道,船身傾斜到45度的時候就會傾覆,據說我們的船當晚已經傾斜到了30度。在大海上體驗12級臺風的經歷,可謂驚心動魄。然而,這就是南極!千百年來,它一面向世人裸呈自己絕世無雙的冰肌玉骨,一面卻以一股肅殺之氣,凜然回絕著人類好奇的拜訪。
★ 南極之最
南極擁有無數個世界之最。比如南極的溫度最低,大部分地區長年都在零下25攝氏度以下,冬季測得的最低溫度竟達零下89.2攝氏度,這比北極的最低溫度還低21度。又如南極的冰山最多、最大,據估算南極海上浮動的冰山多達21.8萬座。目前發現的最大一座冰山的面積達5000多平方千米,足足約有九個新加坡大。另外,南極的積冰最多,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平均厚度為2450米。最厚的地方能達到4750米。這些冰蓋若全部融化,能使地球海平面升高60米。
烏斯杯亞港灣
?我們乘坐的海鉆石號郵輪及登陸用的橡皮艇
企鵝,南極形象大使
終年冰雪覆蓋的南極,有令人欽佩的動物精靈。它們是動物界的奇跡和驕傲,是抗擊冰雪嚴寒的超級英雄。數億年前,南極還是一片富饒的土地,企鵝不用飛翔就能豐衣足食,久而久之企鵝的飛行功能就退化了。隨著南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的斷裂,環極洋流形成,孤立的南極大陸,逐漸被冰雪覆蓋,動物中能逃的都逃走了。但企鵝的先祖選擇留了下來,它們逐漸適應了南極的惡劣環境。
企鵝是名副其實的南極生物形象大使。有人說,南極只有兩種企鵝:迎面走來的白企鵝和離你遠去的黑企鵝。雖然笑話冷了點,但這個形容很貼切。黑白色調為主的企鵝,百態萌生,與純凈的南極洲絕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南極生物的最大特點是物種少,但每個物種都數量龐大。在南極,至少居住著1億只企鵝。企鵝是地球上最能忍饑抗凍的動物,在漫長的極夜冬季,即使在零下70攝氏度以下的冰天雪地中,企鵝仍然可數月不進食,頑強地與饑餓和嚴寒抗爭,直至極晝的到來。
說起王企鵝,雖然它們不如帝企鵝的名聲大,且常常被誤認成帝企鵝。王企鵝平均身高90厘米,體型僅次于帝企鵝,主要群聚地在南極北部的南喬治島。王企鵝和帝企鵝頗有“南帝北丐”之意,那么如何分辨它們呢?王企鵝頭部和前頸部的黃色較重,其背部的灰黑色是從頭到腳的,但帝企鵝是從肩到腳,這是它們外觀上最顯著的區別。
在這冰天雪地中,企鵝的世界著實令人震撼。南極雖然酷寒難耐,但企鵝全身的羽毛已變成重疊、密接的鱗片狀,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是氣溫在零下近百攝氏度,也可以保證所需的體溫。
巴布亞企鵝,又稱為金圖企鵝,是最能游泳的企鵝。橙色近紅的小嘴和橘黃淡粉的小腳,以及頭部帶狀白色花紋,是這類企鵝的主要特征。金圖企鵝是繼皇家企鵝之后體型最大的企鵝。它們走路的姿態優雅,所以得了“紳士企鵝”的美名。
?中國長城站
?王企鵝仿佛在向我們鞠躬
?王企鵝好像在列隊歡迎
企鵝從海里回來之后,會把捕到的磷蝦反哺給幼雛。據說磷蝦可以在企鵝的體內保鮮兩個多月。這就是為什么企鵝在從聚集群到海洋這段路往返上百千米,費時60多天之后,仍然能夠有可口的磷蝦反哺幼雛的原因。
阿德利企鵝是最萌的小企鵝。它們體型較小,體長72~76厘米,背部黑色,前胸白色,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它們的小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線條,仿佛描畫著白色眼線。阿德利企鵝分布較廣,是南極常見的一種企鵝。
南極形象大使的天敵們
對于企鵝來說,最可怕的莫過于海豹了。海豹有健碩的身材、非凡的勇氣和鋒利的牙齒,是南極生命金字塔中的頂端動物。南極共有六種海豹,它們的數量龐大,總數為3200萬頭左右,它們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的海岸、沿邊浮冰區和島嶼周圍。
別看海豹在冰上行動遲緩笨拙,但在海里最快可達37千米每小時。它們的潛水時間一般可長達30分鐘,其中南極海豹潛水能力最強的是威德爾海豹,它在水里的潛水時間竟能長達70分鐘。而豹斑海豹的食量驚人,一只豹斑海豹一天可吃超過15只的企鵝,但它通常是捕捉較弱或生病的企鵝。我曾拍到一組海豹吃企鵝的畫面,只見那海豹把企鵝銜在嘴里,卻不馬上吃掉,而是將它的戰利品翻來覆去地在水里嬉弄。這有點像貓戲老鼠一樣,我好像看到那只可憐的企鵝流露出痛苦和無奈的神情。
威德爾海豹,又稱韋德爾氏海豹或威氏海豹,這類海豹生活在南極洲及周圍海域,好潛水,除了時間長,潛水深度也可達600米。這類海豹喜好海冰,常在冰面上打盹,當然這也是他們躲避天敵——鯨魚的方式。威德爾海豹背部呈黑色,其他部位呈淺灰色,外貌呆萌老實,憨態可掬。
象海豹是最大型的海豹。象海豹屬有南、北兩種象海豹,尤以南象海豹的體型最大。成年雄性南象海豹不僅身形碩大,還有一只特別醒目的大鼻子,可以發出非常響亮的吼聲。雌性象海豹身形明顯小得多。這類海豹除交配季外,總愛在沙灘上睡覺。
神奇的南極海狗
南極海狗,又叫做毛皮海獅,生活在南極洲水域,95%的群聚地位于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奇維奇群島。它們被稱為海獅或海狗,是因為人們能看到它們頭部兩側的小耳朵。這類海狗可靠兩翼鰭支撐地面,實現直立上身而快速行走,不過別被它們萌萌的樣子給騙了,它們的口腔細菌含量很高,被咬一口可不是鬧著玩的。
除了海豹,海獅、虎鯨等動物也會對企鵝構成威脅。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規律。被吃掉的企鵝尸骨就這樣被遺棄在雪地里,而企鵝平均每天也要吃掉將近一千克的磷蝦。它們都是大自然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
關愛南極,勢在必行
在內陸,見慣了霧霾、黃塵。而在南極,我們也能聽到它的哭泣。
你可以見證南極神奇偉大的一面,也能感受到它脆弱的一面。由于臭氧空洞的擴大,在透射進的陽光的過量紫外線和熱輻射的影響下,南極冰雪正加速消融。南極是地球上氣候最惡劣的地方,也是全球變暖最敏感的指示器,只要地球氣候稍微變暖,南極大陸周邊的海冰就會大面積收縮,這是南極海冰過量加速消融的信號,人們不應假裝無視。
夢幻南極,魅力無窮。盡管它的嚴酷、蠻荒與風暴、冷寂構筑成一道道艱險的屏障,但這從來沒有阻擋住勇敢者探索的腳步,因為這里蘊藏著人類認識地球演化過程的非常原始、詳盡的信息,也是人類向生命極限挑戰的場所。探索、征服和保護它,人類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年輕的朋友們更是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