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泓

被拋棄的米格-23
20世紀80年代末,東西方之間的冷戰還在進行。為了恐嚇對方,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和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歐洲集結了龐大的軍事力量,其中波蘭就駐扎著大量的蘇軍。
1989年7月4日早晨7點,在波蘭北部城市利沃熱克附近的軍用機場上,駐扎在這里的蘇聯空軍像往常一樣進行飛行訓練。飛行員斯庫里金上校坐上一架米格-23戰斗機,飛機在他的駕駛下滑入起飛跑道,隨之騰空而起。當飛機爬升至150米高的高度時,斯庫里金突然聽到從發動機進氣道附近傳來的爆炸聲,飛機震動了一下之后開始喪失原有的推力。意識到飛機開始下墜的斯庫里金上校立即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了發動機故障以及飛機失去動力的問題。
地面指揮中心的控制人員看著正在下落的飛機,他們明白在這種高度下飛行員是沒有時間排除飛機故障的,如果不馬上跳傘,飛行員很可能與飛機同歸于盡。地面控制人員拿過話筒命令斯庫里金立即棄機跳傘,經驗豐富的斯庫里金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跳傘前的準備工作。伴隨著斯庫里金按下按鈕,米格-23戰斗機的座艙蓋脫離了機身,飛行員和他屁股下的座椅隨即被從座艙中彈了出來。
在距離地面只有100米的高度上,降落傘被打開。雖然最低安全跳傘高度是300米,但是斯庫里金還是毫發無傷地降落到地面,他望著自己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跌跌撞撞地向北面的波羅的海飛去,所有人都認為這架飛機必定會葬身大海之中。
起死回生
斯庫里金棄機之后,向下墜落的米格-23戰斗機突然抬起頭向上爬升,飛機很快恢復了正常的飛行姿態。起死回生的米格-23戰斗機將飛行方向改為西南,然后飛機在波蘭北部上空向西飛去。其實這架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并不是在神不知鬼不覺地飛行,當時駐扎在波蘭的蘇軍防空雷達早就發現了它,但是誰又會懷疑一架在頭頂上飛行的友機呢?
在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的控制下,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經過波蘭進入民主德國(東德)領空,它的飛行軌跡仍然沒有引起任何懷疑,民主德國的軍隊只把它當成是在進行常規飛行訓練。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米格-23距離聯邦德國越來越近,它馬上就要穿越橫在歐洲上空的那道看不見的鐵幕。
知識鏈接
★ 米格-23戰斗機恢復正常的原因
起飛不久的米格-23戰斗機由于故障導致飛機加速器的線路閉合使得發動機推力下降。當飛行員彈射跳傘時,閉合的線路卻在彈射的震動中奇跡般地被接通了,于是發動機又恢復了正常工作。
★ 發動機恢復正常后,
米格-23戰斗機為什么會自動爬升?
這是由于米格-23戰斗機安裝了自動飛行控制系統,該系統不僅能夠根據飛行員預先輸入的航向和航速保持飛行姿態,而且還能從低空危險的高度自動拉起并自動恢復到平飛狀態。斯庫里金跳傘之后,戰斗機的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發現飛機有墜毀的危險,于是便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自動爬升至600米的安全高度并保持穩定的飛行狀態。
?駐扎在波蘭境內機場的米格-23戰斗機
?恢復正常飛行姿態的米格-23戰斗機朝西方飛去
緊急攔截
上午7時40分,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穿過鐵幕進入聯邦德國(西德)上空,由于其保持著低空飛行狀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雷達竟然一時沒有發現它。當位于漢堡的警戒雷達發現這架米格-23戰斗機時,它已經進入聯邦德國領空一段時間了。發現目標的雷達操作員一下子緊張起來,他盯著屏幕上不斷閃爍的亮點然后向指揮官報告其發現了一架米格-23戰斗機。
當聽到米格-23這個名字時,雷達站的指揮官冒出了冷汗,一架蘇聯的戰斗機正在朝自己飛來,難道是入侵?指揮官立即將消息上報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高級指揮官,頓時整個指揮部中人人如臨大敵,要知道米格-23戰斗機不僅能夠攜帶常規武器,而且還能掛載小型的戰術核彈,如果它對城市發動攻擊,聯邦德國北部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會在分分鐘之內被摧毀!考慮到最壞的結果,指揮部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異常緊張,大家都在猜測著這架越界的米格-23戰斗機到底有什么樣的目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指揮官們在考慮是否擊落這架米格-23戰斗機。經過權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高層領導決定暫時不動用武力,先對這架飛機進行攔截一探究竟。命令下達之后,駐扎在荷蘭境內的美國第32戰術戰斗機中隊下屬的兩架F-15戰斗機緊急升空,兩架飛機以兩倍音速的高速向目標直撲而去。
無人駕駛
高速飛行的F-15戰斗機距離目標越來越近,飛行員很快就透過座艙蓋看到了米格-23戰斗機。盡管平時訓練中接受了大量的空戰訓練,但是面對蘇聯飛機和可能爆發的空戰,美國飛行員還是不由得滿身是汗。與美國戰斗機的緊張相比,米格-23戰斗機卻是另一副樣子,它不急不慢地向前飛行,沒有做出任何規避動作。
三架飛機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美國飛行員已經能夠清楚地看到米格-23戰斗機機尾的紅色五角星,他們鎖定了目標,隨時準備攻擊。就在這時,美國飛行員注意到米格-23戰斗機的座艙蓋不知道哪兒去了,再仔細一看,駕駛艙里竟然沒有飛行員。美國飛行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面前的這架米格-23戰斗機就好像一輛在高速公路上飛奔但是沒有駕駛員的敞篷汽車。
F-15戰斗機的飛行員立即向指揮部報告了飛機上沒有飛行員的情況。聽到報告的指揮人員同樣震驚,并下達了靠近偵查的命令。接到命令的F-15戰斗機解除了對目標的鎖定,兩架飛機開始向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靠過去。靠近米格-23戰斗機后,美國飛行員注意到這架米格-23戰斗機沒有掛載導彈和其他武器,其并不具有攻擊性。考慮到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不具有威脅性,指揮部命令只要不對人口稠密地區造成威脅,兩架F-15戰斗機就對目標進行跟蹤和監視。
轟然墜地
上午8點30分,距離法國越來越近的米格-23戰斗機速度開始慢了下來,飛機的飛行狀態也開始變得不穩定。8點37分,飛行中的米格-23戰斗機機頭一斜,突然向左下方俯沖而去,撞在地上。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飛機在距離比利時首都西面80千米處的一座小村莊墜毀。
一架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在飛行了79分鐘之后,因為油料耗盡而墜毀。在墜毀之前,這架飛機已經持續飛行了900多千米,先后飛越了波蘭、民主德國、聯邦德國、荷蘭及比利時,這在劍拔弩張的冷戰時期是無法想象的。也正是因為這段不同尋常的經歷,飛越大半個西歐的無人駕駛機—米格-23戰斗機成了一段傳奇。
?恢復正常飛行姿態的米格-23戰斗機朝西方飛去
盡管米格-23戰斗機最終墜毀,但是西方國家仍然不明白這架飛機是如何在沒有人駕駛的情況下飛了這么遠,后來航空專家找到了飛機的黑匣子并且反復研究其中保存的數據才明白,問題關鍵就在于飛機上的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米格-23戰斗機上簡單而實用的技術讓西方航空界欽佩不已,其中的某些技術后來也被西方戰斗機所借鑒。
飛向法國
在兩架F-15戰斗機的伴隨下,米格-23戰斗機飛過了聯邦德國領空進入荷蘭,此時荷蘭的防空部隊已經進入緊急戰備狀態。在荷蘭境內的機場上,多架屬于荷蘭空軍的F-16戰斗機已經嚴陣以待,只要情況有變就會立即駕機升空。
?兩架荷蘭空軍的F-16戰斗機隨時準備起飛
面對著周圍的緊張氣氛,無人駕駛的米格-23戰斗機卻像一架觀光飛機一樣慢悠悠地穿越了荷蘭。在飽覽了荷蘭的美麗風光之后,米格-23戰斗機進入比利時。
米格-23戰斗機離開荷蘭之后,人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與荷蘭人的如釋重負不同,比利時西面的法國此時緊張起來。在靠近比利時的幾座法國軍用機場上,接到警報的地勤人員正在對幻影戰斗機進行起飛前的最后檢查,做好了迎接這個不速之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