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
她是一名下崗女工,10多年里抓賊數百名。抓賊過程中,她承受著家人不理解、生活窘迫等壓力,但她憑著“多抓一個賊,社會就會多一份安寧”的信念,堅持了18年。如今,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20多項榮譽于一身的她,依然活躍在抓賊第一線,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泉城無賊,天下無賊!
幼年習武心懷俠客夢,
偶然事件走上抓賊路
今年52歲的張業愛,是山東省濟南市人,因為出生后又瘦又小,她6歲開始習武,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夢想著長大后可以行俠仗義。可是,現實生活卻讓她不得不把夢想埋藏在內心深處。
1997年8月,張業愛從一家工廠下崗了。此后,她擺攤賣果蔬,為生活奔波忙碌。然而,不久后的一次偶然事件,喚醒了張業愛內心潛藏已久的夢想。

張業愛向市民示范如何擒賊
10月的一天,張業愛買菜回來的路上,看到一位大嫂坐在地上痛哭,上前一問才知道,這位大嫂的錢包被人偷了,錢包里有她兒子的中專畢業證,那可是孩子找工作的唯一希望啊!看著痛哭不止的大嫂,張業愛愛莫能助,也恨透了那個小偷。當晚,她破天荒地寫起了日記:“我是一個公民,也有抓小偷的義務,抓住一個小偷,世間就會少一份傷心絕望……”
從此,張業愛沒事就到商場、集貿市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轉悠。由于經驗不足,她轉悠了大半年也沒遇到一個讓她出手的機會。1998年9月11日早8時許,張業愛到醫院看望住院的父親。路上,她看到一個又胖又壯的中年男子一直跟在一個騎三輪車的婦女身后。張業愛感覺這個男子非??梢?,于是就調轉車頭,悄悄跟在他后面。
跟蹤至一個街心花園旁,中年男子突然下了車,麻利地解下騎三輪車婦女綁在三輪車座后面鐵扶手上的一個紅布兜,掉頭就往回騎。張業愛想上前追,又怕中年男子和中年婦女是一家人鬧了誤會,就上前提醒那位中年婦女:“大姐,你是不是丟東西了?”中年婦女回頭一看,臉色頓時變得煞白:“我丈夫在醫院等著錢看病呢,那3000塊錢可是俺那口子的救命錢??!”
張業愛明白了,說了句:“你先別著急,我這就去幫你追!”說著,她蹬上車子就朝小偷逃跑的方向追去。追到300米外的一個煤氣站旁,她看到那個小偷把車子停在路邊,正在那里數鈔票呢!張業愛跳下車子,上前一把將那個小偷手里的錢搶在手里。小偷見狀,忙和張業愛“商量”:“這錢咱倆一人一半怎么樣?”“想得美,這是人家的救命錢,你虧不虧心呀!”說完,張業愛轉身把錢還給了追過來的中年婦女。沒想到,中年婦女臉色蒼白,手抖著掏出了一把速效救心丸。張業愛趕緊把藥喂到中年婦女口里。小偷趁張業愛照顧中年婦女的時候,騎上車子逃走了。
中年婦女慢慢緩過氣來,撲通一聲給張業愛跪下了:“大妹子,要不是你幫我追回這3000塊錢,我那得腦溢血的丈夫怕是活不成了,太感謝你了!”
第一次抓小偷,雖然讓小偷跑了,但張業愛仍感到很開心,畢竟她為那個大姐挽回了損失。此后,她抓小偷的勁頭更足了。為了提高“業務”水平,張業愛不但天天寫日記,還向反扒民警請教,經驗越來越豐富。有一次,張業愛帶著兒子智探賊窩,差點險遭毒手。至今想來,她還為自己的魯莽感到后怕。
那是2000年冬天,張業愛發現了三四個偷自行車的聾啞小偷。那幾個小偷警惕性很高,一旦發現有人跟蹤,他們騎上車子就跑,下次再換個地方作案。張業愛決定找到他們住的地方,讓警方端他們的老窩。經過多方打聽,她了解到這伙聾啞人可能住在北郊黃河岸邊的一個村子。
這天,張業愛騎車帶著兒子小超來到離家20多公里的黃河邊,她一個村子挨一個村子地問,一連問了5個村子。在吳家堡鎮的新沙王村,有村民告訴她,一戶人家住著十幾個年輕人,非常可疑。

因為經常和一些聾啞小偷打交道,張業愛懂一些啞語。她把兒子藏到一個草垛里,自己扮作來找孩子的聾啞人,敲開了那戶可疑人家的大門。張業愛看到屋里有兩個大通鋪,廚房里放著幾盆要洗的衣服,還有一排毛巾,符合團伙作案的窩點特征。就在張業愛觀察屋內環境時,一個小伙子對她的舉動產生了懷疑,執意留她吃飯。張業愛明白,按行規,留吃飯等于想要她的命。她突然想到了藏在外面草垛里的兒子,便靈機一動,打著啞語告訴那個小伙子:“我是來找我大兒子的,我的小兒子還在外面等我,不信你可以跟我去看一看!”她不由分說地拉著那個小伙子跑到外面,一邊打啞語,一邊給兒子使眼色。兒子馬上領會了張業愛的意思,指著天上的太陽又指指手表,按著自己的肚子抱怨媽媽。那人一看,相信了張業愛來找孩子的說法,母子倆這才脫離了危險。
回到市里,張業愛馬上向公安部門提供了這個聾啞小偷藏匿窩點的地形圖。警察連夜打掉了這個由13人組成的街頭盜竊團伙。
“蹬山倒”絕技讓小偷膽寒,
與搶包賊搏斗險被扎殘
一晃,張業愛的抓賊生涯持續了10多年。多年來,她在實戰中練就了見賊過目不忘、左右飛身下車、“蹬山倒”等3項絕活。其中“蹬山倒”是擒賊絕技。遇到竊賊,她或騎車,或奔跑猛沖上去,飛起右腳踹向竊賊腰部,同時,借力飛起左腿再猛烈攻擊對方,許多年輕體壯的竊賊都栽在她這項絕技下??恐@三招絕技,張業愛贏得了“泉城女俠”的綽號。
2014年6月21日,濟南市槐蔭區合里小區一夜之間發生了6起入室盜竊案。張業愛裝扮成小區保潔員,每天都在小區內巡察,夜里也蹲點守候。一天、兩天、三天……16天過去了,張業愛和竊賊們比拼著耐心,仍在堅持著。終于,7月8日下午,她發現了4個形跡可疑的男子,便尾隨其后進行觀察。憑著豐富的經驗,她斷定這些人帶的包里有作案工具,立即向轄區派出所報了警。民警火速趕到現場,對4人實施抓捕。其中一個1.80米的壯漢趁亂溜走,張業愛騎著自行車追了上去。在騎到與壯漢平行時,張業愛挺身站起,一腳踹過去,正中壯漢的腰部。壯漢撲通一聲摔倒在地,爬起來要跑。張業愛從車子右側飛身下來,雙手舉起自行車,砸向壯漢,并將對方死死卡到墻角難以脫身。這時,一位民警和一個聯防隊員趕來,聯手給壯漢戴上了手銬。
經審訊,這是一個由外地流竄到濟南的盜竊團伙,專門在天熱時趁居民開窗睡覺入室盜竊。打掉這個盜竊團伙后,附近居民紛紛對張業愛表示感謝。市民們的信任和鼓勵,讓張業愛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抓賊時間久了,張業愛每天出門都會帶幾件替換的衣服。跟普通女人愛美的心理不同,她這樣做只是為了在追蹤犯罪嫌疑人時,減少被對方發現的可能。
張業愛最恨在醫院里專偷“救命錢”的那種小偷。2015年5月,濟南市一家醫院頻頻遭小偷光顧。張業愛來到這家醫院蹲點,一待就是大半天。終于,她看到一個穿夾克的中年男人,手里拿著一個病歷本做掩護,在排隊繳費的人群中擠來擠去。張業愛斷定這個中年男子是個慣偷,就盯上了他。
捉賊捉贓,只有當小偷下手時抓現行才算抓賊成功。張業愛怕這個慣偷發現自己,幾個小時內她換了3件上衣,專等小偷下手。下午4點,醫院的繳費窗口又排起了長隊,那個中年男子終于對前面的一位年輕女子下了手,他用刀片劃破了年輕女子的包,從包里掏出了一沓現金。這時,張業愛大吼一聲“抓小偷”,上前揪住那個中年男子的衣領,把他從排隊的人群里拽了出來,然后一個漂亮的擒拿動作,將他絆倒在地,并把他的雙手反剪。在醫院保安的協助下,張業愛制服了那個中年男子,交給了隨后趕來的警察。當張業愛把從小偷手里奪回的現金還給那位年輕女子時,繳費大廳里的人們紛紛給張業愛鼓起了掌。
時間長了,張業愛摸清了小偷的作案習慣。譬如,偷包的一般都帶著鋒利的刀片用來割包。偷自行車的會帶著自制的“T”字形工具,以便撬開自行車車鎖。遇到帶彈簧刀的小偷,那就很危險了,因為他們就是明目張膽搶錢的。
有一次,張業愛在大街上追一個搶包賊,當她用“蹬山倒”絕技把搶包賊踹翻在地,并和搶包賊爭奪贓物時,搶包賊掏出了裹在報紙里的一把彈簧刀,刺在了張業愛的左胳膊處,頓時鮮血直流。幸虧路過的群眾伸手相助,幫張業愛制服了搶包賊。事后,張業愛的胳膊縫了好幾針,醫生說差一點就扎到神經,那樣的話她左胳膊就殘廢了。
張業愛抓賊并不蠻干,不僅有勇,而且有謀,常常和警方緊密合作。2002年至2005年,她被派出所聘為抓捕現行組副組長,親手抓賊近百名,抓賊數量超過了不少職業警察。
張業愛抓賊18年,抓賊日記寫了4大本。后來,有家出版社想出3萬元買她的抓賊日記,被她拒絕了。張業愛說,那是她多年的心血,給多少錢都不賣。
據統計,從1998年到2015年,張業愛義務協助公安機關抓獲搶包,盜竊摩托車、電動車,重大入室盜竊團伙作案等各類案件嫌疑人300多名,向公安機關提供重大破案線索200多條,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刑事大案100多起,為市民挽回經濟損失40多萬元,婉拒失主的感謝金3萬余元。
衣兜里的遺囑讓丈夫落淚,
最大的愿望就是天下無賊
多年來,張業愛抓小偷一直是在各種壓力下進行的。這種壓力有來自親人的、社會的,更有來自生活上的。
起初,張業愛抓小偷是瞞著家人進行的,一是怕家人擔心,二是怕丈夫生氣。下崗最初那兩年,每天吃過早飯,她對丈夫說出去找工作,其實是到集貿市場、商場等地方蹲點抓小偷。當張業愛抓小偷被媒體報道后,丈夫馬學偉才知道妻子每天所做的事情。他既生氣又擔心,生氣是因為他和妻子雙雙下崗,家里經濟窘迫,妻子只顧抓小偷,把生活重擔都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擔心的是妻子雖然有武術功底,可面對的畢竟是一些不法之徒,她的人身安全隨時會受到威脅。于是,馬學偉極力反對妻子去抓小偷。他勸張業愛說:“咱倆都下崗了,沒錢生活,抓小偷能當飯吃?再說,抓小偷是警察的職責,你一個婦道人家逞什么能?萬一小偷把你捅了,誰給你治傷?”
丈夫講的道理張業愛都懂,可讓她收手她卻做不到。于是,馬學偉采取各種辦法阻止妻子抓小偷。一天,張業愛吃過早飯正要騎車出門,卻找不到車鑰匙了。她問丈夫見沒見她的車鑰匙,馬學偉氣哼哼地說:“你到房頂上去找吧,你不是抓小偷本事大嘛!”還有一次,張業愛正要推車出門,卻發現兩個車胎癟癟的,心想肯定是丈夫干的,就拿來氣筒打氣。孰料,丈夫連氣門芯都給拔了。盡管這樣,還是無法阻止張業愛抓小偷的決心。
妻子的執著把馬學偉氣瘋了。2000年8月的一天,馬學偉為防止妻子外出,把門反鎖。沒想到,張業愛從窗戶鉆出去,順著樓房排水管溜了下去。晚上,她回到家,丈夫氣得臉色鐵青,吼著喊出了“離婚”二字,并把兩人的結婚證拿出來撕成幾片。張業愛知道自己理虧,沒敢說話,任由丈夫發泄著不滿。
不知從哪天開始,張業愛發現丈夫不再反對她出去抓小偷了,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她有些納悶。后來她才知道,丈夫從她的衣兜里找到了一張字條,看過之后傷心得落了淚。原來,那張字條是張業愛的遺書,上面寫道:“如果有一天,我在抓小偷過程中不幸發生意外去世,我要求把我身上所有有用的器官都無償捐獻給社會,請家人不要阻攔,成全我的心愿……”
原來,張業愛很清楚自己抓小偷所面臨的危險,她把遺囑揣在衣兜里,是怕萬一自己遇到不測,好對家人有個交代。后來,張業愛被小偷用刀刺傷后,一連寫下4份遺書,這4份遺書分別是給父親、丈夫、兒子和社會的。
馬學偉漸漸理解了妻子,并成了張業愛擒賊日記的第一個讀者。他經常在日記里讀到這樣的話:“抓到一個小偷,把錢包還給失主的時候,失主發自內心的笑容對我來說,永遠忘不掉!”“現在小偷猖狂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喚醒更多的人與這些壞人做斗爭!”
因為張業愛經常抓小偷,家人也遭到過打擊報復。兒子馬超上初中的時候,一個小偷把他堵在胡同口,恐嚇他:“告訴你媽,以后再找我的麻煩,小心你的腦袋!”馬超不但不害怕,還對那個小偷說:“不光我媽抓你,我還抓你呢!”說完,他趁小偷不備掙脫了,一溜煙跑回了家。張業愛得知兒子的經歷,既為兒子自豪又有些不安。如今,成年的兒子已成了她抓小偷的幫手。
因為抓小偷,張業愛有一件事留下了終生遺憾。8年前,她配合警方蹲守,沒來得及看望因病住院的二哥,沒想到二哥很快就去世了。因為這件事,二嫂一直不肯原諒她,侄子結婚也沒通知她?,F在二嫂早就搬家了,搬到哪里張業愛也不知道,這件事讓她一直難以釋懷。不過讓張業愛高興的是,她義務抓小偷的壯舉得到了市民的稱贊,因為她“泉城女俠”的大名,兒子順利找到了女朋友。兒子女友的家人非常支持他們來往,理由就是:“‘泉城女俠’的兒子,肯定不會差!”
更讓張業愛欣慰的是,她不顧個人安危,義務抓小偷的義舉得到了社會的極大肯定。她先后獲得過“濟南市十佳擒賊能手”“2006年度感動泉城十佳人物”“山東省見義勇為十佳公民”“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20多項榮譽。生活上,社區居委會給她的家庭辦理了低保,街道辦事處為她安排了公益崗位,許多商家也紛紛給她和她丈夫提供工作機會。如今,少了許多后顧之憂的張業愛仍活躍在義務擒賊第一線。她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泉城無賊,天下無賊!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