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綱綱

在保守黨意外贏下議院過半數席位之后,5月10日英國誕生了多年來首個完全由保守黨成員組成的內閣。對于已執政5年的年輕首相戴維·卡梅倫來說,保守黨席位比上屆增加25個,比最大反對黨工黨多出99席,意味著自己的地位穩固,任期可能追平工黨出身的前首相布萊爾。
而挑戰保守黨失敗的工黨領袖愛德華·米利班德,原保守黨盟友自民黨的領袖克萊格,以及近幾年風頭頗勁的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已紛紛辭去各自黨魁職務。不過,由于換上女黨魁的蘇格蘭民族黨借這次大選席卷整個蘇格蘭,有關該黨會否再次掀起蘇獨公投的擔心甚囂塵上。
保守黨大勝,卡梅倫和4個內閣重臣留任,原執政小伙伴自民黨出局,老對頭工黨偃旗息鼓,蘇格蘭存離心隱患,這些對英國經濟今后的走向和英國在歐盟的命運,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2015年英國大選的競選之初,自民黨、蘇格蘭民族黨、英國獨立黨、綠黨等十幾個小黨很活躍。特別是斯特金領導的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受到普遍的歡迎,支持率空前。4月2日,7個主要的參選政黨公開進行電視直播辯論,在英國政治史上開了先河……
與“開頭熱”比起來,后面的競選過程就顯得沉悶乏味,令人失望。無休止的“政治肥皂劇”令許多英國人產生了厭煩,以至于最后放棄投票。而到了競選的最后階段,對大選結果大同小異的預測—兩大黨無法單獨過半,必須聯合其他黨組閣—又喚起了英國公眾的好奇心:獲勝的最大黨,會與哪個黨結盟?英國獨立黨雖然呼聲很高,但席位不會很多,不會起實際作用;蘇民黨是蘇格蘭的左翼政黨,工黨和保守黨都明確表示不會與它聯合;而自民黨,雖然工黨和保守黨都能接受,但它日益下降的支持度,表明它不一定能贏得足夠的議席……
結果,保守黨有驚無險地贏得了這次大選,且23年來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議會中的多數議席,加強了“結尾熱”的效果。
回過頭來看,在整個競選過程中,保守黨有2/3的時間似乎被對手牽著鼻子走,忘記了自己在經濟方面的優勢,疲于招架其他政黨的輪番攻擊。為了爭取輿論主動,在競選過半時,卡梅倫非正式地向英國公眾推出了保守黨的接班人,說現任財政大臣奧斯本、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和內務部長文翠珊都是很好的接替他的人選。4月30日,卡梅倫明確表示鮑里斯完全有能力領導好保守黨,而沒提到奧斯本和文翠珊。
鮑里斯在2008年、2012年兩度打敗工黨元老利文斯頓,奪得倫敦市長寶座。他不修邊幅,甚至略顯邋遢的外表,與其在演講和辯論時的睿智、敏捷和雄才大略,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次大選期間,鮑里斯為保守黨站臺,每到一個地方,肯定會將反對黨的氣焰給打下來。4月27日,BBC周日早晨的 Andrew Marr政治訪談節目中,代卡梅倫出場的鮑里斯言辭犀利,妙語連珠,對政治和歷史信手拈來,讓工黨領袖米利班德根本招架不住,幾次被問得啞口無言。
卡梅倫之后,保守黨又一個耀眼的明星誕生了!這也許是保守黨這次競選的意外之喜吧。
工黨這次大選失利,與愛德華·米利班德的領導才能和競選策略有很大關系。
與保守黨一樣,這次工黨的競選缺乏核心靈魂,沒有旗幟鮮明的競選口號和主張,而且好多次工黨的政策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4月30日,米利班德為了劃清與蘇格蘭獨立黨的界線,聲稱自己寧愿失去上臺執政的機會,也不會與蘇格蘭獨立黨組成聯合政府??赏惶?,其“影子內閣”的衛生大臣卻表示,與蘇格蘭獨立黨的聯合是備選方案之一,這不啻給米利班德迎面一個耳光。就這么一個前后矛盾的政黨,它能領導好英國嗎?
5月3日,工黨將自己的6條施政方案刻在石頭上。米利班德站在石碑旁,發誓要贏得大選,為英國人民謀福祉。之后,英國許多媒體質疑這個競選策略:誰把自己的施政綱領刻在石碑上?這不就變成墓碑,預示政治生涯的死亡嗎?工黨的智囊團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看來,英國人有時候也挺迷信的。
而米利班德最大的策略失誤,要算在對蘇格蘭選情的錯誤估計上。蘇格蘭一直是工黨的傳統陣地,以往歷屆大選,工黨都能主導英國議會中的蘇格蘭席位??墒?,今年斯特金領導的蘇格蘭民族黨在59個蘇格蘭席位中占據了 56 個,工黨在蘇格蘭可謂一敗涂地!米利班德原以為工黨在蘇格蘭的地位是穩固的,根本就沒有投入精力搞競選宣傳,直到大選前兩天,各項民調都顯示蘇民黨將會橫掃蘇格蘭時,米利班德才急了,接連派出有影響力的工黨議員給競選助威,甚至還請動了已經退休的前工黨首相布朗,但為時已晚,回天乏力!
除了米利班德的領導能力值得懷疑之外,米利班德的個人形象也是這次工黨失利的原因之一。可以說,許多英國人投工黨的票,絕對不是因為喜歡工黨領袖米利班德;相反,不投工黨的票,卻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不喜歡米利班德。
2010年工黨政府競選連任失敗后,布朗宣布辭去工黨黨首,時任外交大臣的大衛·米利班德(現米利班德的哥哥)當時是黨首的熱門人選??墒?,愛德華在暗中湊夠支持后,站出來公然挑戰自己的哥哥。為了避免手足相殘,大衛宣布退出英國政團,遠走美國。許多英國人感覺,愛德華的所作所為實在不夠道義。在這次競選階段,就有一些工黨黨員質疑其形象問題。5月8日投票結果一揭曉,愛德華·米利班德就宣布對工黨的失利承擔全部責任,并辭任黨首。
就在投票的前一天,英國各大報紙紛紛“站隊”。除了在蘇格蘭的《太陽報》支持蘇格蘭民族黨,《衛報》和《鏡報》表示支持工黨外,英國絕大部分報刊都表示支持保守黨,像《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觀察家》等等。
英國工商界也給予了保守黨史無前例的支持。先是100家大型企業聯名力挺保守黨,接著500多家中小企業也簽名力挺,最后許多有影響力的商業團體,也為保守黨背書。原因很簡單,在保守黨和自民黨聯合政府過去5年領導下,英國控制住了財政赤字,成功走出了經濟危機,并實現了經濟的強勁復蘇??梢哉f,保守黨能干凈地贏得這次大選,經濟投了最關鍵的一票!
接下來怎么辦?人口比法國略少的英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后GDP被法國反超一大截,甚至落后于巴西;去年英國GDP趕超法國,重回世界第五經濟大國。英國著名咨詢公司“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甚至預測,得益于勞動者更年輕和在歐元區以外地區的優勢,到2030年英國還會超越德國,晉升歐洲最大經濟體。今年初英國財相奧斯本也夸口說,英國將在15年內實現人均GDP超美。可是,英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為2.4%,低于市場預期的2.6%,環比增速僅為去年四季度的一半。現在新政府組建完畢,是否要給經濟一點強刺激?
再有,許多蘇格蘭人已經開始嚷嚷,說既然蘇民黨控制了蘇格蘭,憑什么蘇格蘭政府還得聽命于英格蘭的保守黨政府?可以說,這次大選加劇了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隱形分裂。怎么維護英聯邦的完整和統一,是卡梅倫面臨的首要問題。無怪乎,在勝選后的第一次公開演講中,卡梅倫就大談維護英國的完整性。
除了蘇獨問題,卡梅倫手里還有一顆未爆彈—為了分走英國獨立黨的選票,卡梅倫早前曾承諾當選后會在2017年底前,以全民公投方式確定是否保留英國的歐盟成員地位。這個問題令英國公眾,特別是工商業界很緊張。從經濟上講,離開歐盟,在人員、貨物和資本的流動上,一下子變成二等公民,這是英國的工商業界所不愿看到的;從政治上講,英美特殊關系已淡化,若再離開歐盟這個舞臺,英國就會變成一個地方小國,這是卡梅倫所不愿看到的??穫惒惶赡鼙硹壐傔x承諾,只能寄望于將來英國人在公投中自己選擇留在歐盟,這也許是“疑歐”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