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召忠
20世紀初,當萊特兄弟于1903年第一次駕機飛向藍天的時候,人們就夢想著有一天,讓這種飛機也能在大海上或軍艦上起飛。1910年11月14日,一名富有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美國飛行員埃利,駕駛一架柯蒂斯式飛機從美國海軍的伯明翰號巡洋艦上起飛,并獲得成功。兩個月后,他又駕機在軍艦上安全降落,從而為陸基飛機在海軍艦艇上降落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早期的陸基飛機體積很小,重量也輕,所以對飛行甲板的要求很低。很長時間內,人們并沒有想到要專門研制一種航母艦載機,所以,陸基飛機上艦在當時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最初,是在艦上鋪設一塊木板,用吊桿把飛機吊上吊下,運往戰區。到達海上戰區之后,艦載機只能從艦艇上起飛,在陸地上降落,因為當時的技術還無法解決在航行中的艦艇上降落的難題。有些艦載機干脆攜載水上飛機,需要起飛時就把它們放到海面上,靠浮筒在水面上起飛和降落。直到1917年,英國人才解決了陸基飛機在艦上起降的難題,辦法是利用前飛行甲板的斜度靠前機輪滑行起飛離艦,在后飛行甲板靠人力拉阻著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海軍于1914年12月25日首次利用3艘航空母艦攜載7架水上飛機成功地襲擊了德國的一個飛艇基地,這是航母艦載機第一次對陸攻擊。次年,一架肖特-184型水上飛機從英國航母起飛,擊沉了一艘貨船,成為第一個對海上目標進行攻擊的戰例。
1916年5月31日,英國航空母艦的武裝偵察機參加了著名的日德蘭戰役,寫下了航母艦載機首次參加海戰的歷史。一年后,1架幼犬式戰斗機從英國航母起飛,擊落了1架德國的L-23型飛艇,成為艦載機首次擊落空中飛行目標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