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南香

[摘要] 目的 探討婦產科較復雜手術術前采用逆行置輸尿管導管預防輸尿管損傷的方法。 方法 選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在婦產科行逆行置輸尿管導管手術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組,隨機選擇同期婦產科手術術前未預置輸尿管導管76例患者為對照組,宮頸癌手術3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25例,盆腔二次手術19例。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輸尿管損傷等并發癥相關指標。 結果 術前采用逆行置輸尿管導管組,全部患者未出現輸尿管瘺,無輸尿管損傷,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較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婦產科較復雜及較易損傷輸尿管手術,術前先采用逆行置輸尿管導管,可作為辨認輸尿管的標志,對預防損傷輸尿管確切有效、安全,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
[關鍵詞] 婦產科;手術;輸尿管導管
[中圖分類號] R69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8(a)-0088-03
近年來,隨著婦科手術技術的提高,一些較復雜困難手術的實施成為可能,婦科腹腔鏡新技術的開展——宮頸癌根治術[1-2],帶來了較多的手術并發癥,如泌尿系損傷,特別是輸尿管損傷,且最難纏、官司最多[3-7],其發生率雖低,但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生理及心理痛苦,故應盡量避免。如何在較復雜婦產科手術中尋出確切有效預防輸尿管損傷的方法,勢在必然,本研究探討采用逆行置輸尿管導管預防輸尿管損傷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婦產科手術術前采用逆行輸尿管置管術臨床資料,共96例為研究組,婦科92例,產科4例,年齡23~62歲,其中宮頸癌41例,宮頸部、盆底部巨大腫物37例,盆腔二次手術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8例,盆腔炎癥后遺癥1例,中央性前置胎盤4例。86例為術前評估有較易損傷輸尿管風險者,先術前逆行置輸尿管導管,其余10例為術中評估發現有較易損傷輸尿管風險即時逆行置輸尿管導管。隨機選擇同期婦產科手術術前未預置輸尿管導管76例為對照組,年齡20~65歲,其中宮頸癌手術3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25例,盆腔二次手術19例。
1.2 方法
在膀胱鏡下分別用兩條4-5 F輸尿管導管經尿道外口進入膀胱,再經膀胱內口分別進入兩側輸尿管,長18~25 cm(距腎盂8~10 cm),多余輸尿管導管外露尿道口外,外露導管出口用無菌手套抱扎固定,手術全部結束后即拔出輸尿管導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平均住院時間、輸尿管損傷、血尿持續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切口愈合、切口感染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的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順利完成,無一例發生術后大出血,研究組患者輸尿管無損傷,未出現輸尿管瘺,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主要是血尿,平均血尿持續時間約2 h(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的比較
兩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切口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婦產科手術,主要為盆腔手術,涉及子宮、附件與盆腔周圍臟器解剖關系,特別是宮頸與膀胱及輸尿管關系[8-10]。膀胱在宮頸上方僅與腹膜膀胱反折為鄰;輸尿管距子宮頸內口水平外2 cm,并潛伏于盆腔后腹膜內,且有5個危險點:輸尿管跨過骼血管處、卵巢窩處、子宮動脈穿過闊韌帶處、輸尿管壁隧道、子宮動脈與輸尿管交叉處[11-12]。其中輸尿管壁隧道及子宮動脈與輸尿管交叉處,為輸尿管最易損傷處。據國內權威報道,宮頸癌病例居首位,其次為腹腔鏡全宮切除術。因宮頸與輸尿管壁關系較密切,整條輸尿管下段被膀胱宮頸韌帶包裹(即隧道),呈“S”走向,先偏向內側,在子宮動脈越過輸尿管的地方后,折向外下方進入膀胱。宮頸癌根治術要切除主韌帶長度>2 cm,所以必須先將主韌帶上方的輸尿隧道(輸尿管下段被膀胱宮頸包裹的韌帶)打開,移開輸尿管,因此在切開輸尿管隧道過程中,較易損傷在子宮動脈越過輸尿管的地方,但如果術前先逆行置輸尿管導管,可作為辨認輸尿管標志[13],術中不僅能觀察注意到,且能手感觸摸證實到,特別是宮頸惡性腫瘤浸潤范圍較大的患者,輸尿管正常解剖位置移位,眼觀識別輸尿管行程困難,仍能用手感觸摸輸尿管在宮頸旁行程所在,利于手術時避開輸尿管,切開輸尿管隧道,達到預防損傷輸尿管目的,有利于縮短手術時間。
分析我院婦產科術中采用逆置輸尿管導管,其中86例為術前評估有較易損傷輸尿管風險者,術前先逆行輸尿管置管術,其余10例為術中行輸尿管置管術者。全部患者輸尿管無損傷,未出現輸尿管瘺,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癌根治術、子宮內膜異位癥致后腹膜增厚、宮頸部巨大腫物、盆腔二次手術、子宮次全術后殘端宮頸肌瘤、盆腔炎癥后遺癥等較復雜婦產科手術患者,輸尿管正常解剖位置移位,眼觀輸尿管行程困難,如術中采用逆行輸尿管置管術,可作為辨認輸尿管標志,雖然眼觀辨認困難,但仍能用手感觸摸識別輸尿管行程所在,以利手術避開輸尿管,大膽利索地切除腫物,達到防止損傷輸尿管目的,縮短手術時間。
目前最先進的能發光的熒光輸尿管導管早已問世,只是價格昂貴,較少運用,如在婦科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術前先逆行置發光輸尿管導管[14-15],術中在腹腔鏡下仍能發現能發光輸尿管行程,彌補了不能用手感識別的缺點,對預防輸尿管損傷有更大的幫助,相信在不久將來能普及。
綜上所述,在較復雜婦產科手術中,術前先逆行置輸尿管導管,有助于術中識別輸尿管,是一種確切有效預防輸尿管損傷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席勇,韓璐,姜繼勇,等.輸尿管導管在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中預防輸尿管損傷的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13, 19(12):1333-1334.
[2] 梁旭東,鄧紅梅.婦科手術泌尿系損傷的診斷及防治[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10(2):109-112.
[3] 李學彪,邵雪梅,楊樺.醫源性輸尿管損傷18例分析[J].華北國防醫學,2008,20(4):55-56.
[4] 翟巧珍.婦科手術中輸尿管插管預防輸尿管損傷的意義[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11):1064.
[5] 張志毅,章文華.現代婦科腫瘤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54-128.
[6] 沈文來,錢鼎烽,任煒,等.輸尿管損傷誤診引發醫療糾紛討論[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4):374-375.
[7] 王陰愧,劉任,趙小昆,等.醫源性輸尿管損傷的早期診斷和治療[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12):910-914.
[8] 羅克.鐵林迪婦科手術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1075.
[9] 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42.
[10] 徐峰.婦科手術泌尿道損傷25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24(2):120-121.
[11] 王健,王芳.輸尿管插管在婦科疑難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8):147-148.
[12] 彭萍,沈鏗,郎景和,等.婦科手泌尿系統損傷42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10):595-597.
[13] 洪高明,葛華.輸尿管導管在闊韌帶肌瘤手術時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5,37(7):600-601.
[14] 周志水,章由生.預置輸尿管插管在婦科腹腔鏡中的應用[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15(10):744-755.
[15] 林忠.腹腔鏡下疤痕子宮切除術的臨床研究[J].微創醫學,2007,2(4):275-276.
(收稿日期:2015-04-15 本文編輯:王紅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