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東東
摘 要: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網絡交流和傳播方式,迎合了大學生群體喜新獵奇的特質和心理需求,迅速占領了大學生市場。本研究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大學生群體的微博使用情況進行了客觀、系統的調研分析,提出了微博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微博平臺;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微博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微博以其獨特的優勢,深受大學生群體的青睞,已成為大學生群體生活的一部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微博用戶數為2.49億。微博的普及為大學生群體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一、微博的概念與特點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它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以140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1]它最早由美國的twitter網站發起,2009年進入我國大眾視野,新浪、搜狐、騰訊等網站相繼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平臺。微博與其他社交媒體相比,微博具有大眾化、原創性、及時性和裂變式的特點,充分彰顯了它的“自媒體”的屬性,迅速搶占了網絡市場,日益受到青年群體的喜愛。
二、對大學生微博使用現狀的調研
此次調研自2014年1月10日開始至2014年1月22日結束。在成都中醫藥大學發放問卷1 000份,涉及第二臨床醫學院、管理學院、護理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4個學院。各學院發放問卷250份。其中,回收問卷946份,回收率94.6%,其中有效問卷878份,有效問卷率為92.81%。
(一)大學生微博使用時間與使用頻率
在“您是否使用微博?”題目中,有61.5%的學生使用微博,38.5%不使用微博,這雖與課題組的前期預測有一定出入,但調查數據中也有接近2/3的學生在使用微博,大學生微博使用人群有逐步增加的趨勢。在“微博使用時間?”題目中,有58.15%的學生使用微博時間在一年以上,說明微博在大學生群體中已經有一定的使用基礎。在“使用微博頻率”題目中,有39.81%的學生每天至少登錄微博一次,有23.33%的學生選擇兩三天登錄一次,說明大部分學生使用頻率較高,開通微博是有較為明確的目的性。除電腦外,還可以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網絡設備上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登錄和使用微博的頻率。
(二)微博的優勢與關注的群體
在“您認為微博最大的優點?”題目中,有47.59%的學生認為微博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廣泛快速地發布和獲取新鮮資訊”。有20.37%的同學認為微博最大優點是“可以通過簡短形式方便自由表達思想”。這比較符合微博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時效性的特質,能夠實現用戶群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的特點。在“您為什么使用微博?”一項中,有65.55%的學生選擇“娛樂消遣、愉悅心情”,有56.67%的學生選擇“關注名人動態、娛樂八卦”,數據表明大學生群體使用微博的動機多為玩耍放松,娛樂身心,較多關注娛樂信息,真正以學習為目的的較少。
在“您經常關注的微博群體?”題目中,選擇“同學和朋友“的高達74.44%,其次為”“娛樂界(歌星、演員和導演等)66.49%”,選擇“生活時尚圈(星座、美容、潮流人士等)”52.03%,選擇比例最少的為家人和親戚24.81%。這個統計結果與大學生微博使用動機相符合,大學生群體接觸最多的是同學和同輩朋友,這類群體有著較為一致的興趣愛好和心理需求,容易走到一起;其次,大學生群體使用微博以娛樂消遣為主,非常關注名人動態、娛樂八卦。家人和親戚由于年齡和價值觀的差異,加之,父母使用微博的較少,導致大學生群體關注家人和微博的比例較低。
(三)微博關注領域與主要操作
通過統計數據分析,關注微博領域最多的是娛樂八卦65.55%,其次,潮流時尚60.18%、時政要聞50.18%、生活咨詢和文化藝術均為49.63%,關注最少的為科學教育35.74%。數據結果再一次驗證了大學生群體使用微博主要是娛樂消遣的動機,大家更喜歡娛樂輕松的內容。關注科學教育領域較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微博目前的教育作用還未有力彰顯。在“微博上主要進行的操作?”題目中,選擇最多的是“獲取各類最新信息”的占60.74%,其次為“轉發媒體、名人的發言和感興趣的信息”的占52.04%、“記錄心情和生活狀態”的49.44%、“發布自己的最新見聞”與“發表觀點和評論選項所選比例較低分別為27.78%和26.85%。
(四)微博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在“使用微博對您有哪些影響”題目中,選擇最多的為“微博上發布的大量信息便于學習和生活”一項占到58.89%,其次選擇較多的為“微博能夠及時捕捉最新信息”的占55.74%,“微博話題上的討論能引發思考,給予啟迪和感悟”的占53.7%。微博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較為廣泛,具有多面性。選擇最少的為“微博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資料,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的占12.04%”,說明大學生群體已經對網絡有了一定的認識,加強了網絡安全意識。在“微博信息對您哪方面影響比較大?”題目中,選項結果較為平均,選擇最多的為“生活理念”一項為55.74%,其次為“公德意識”的是52.6%和“社會價值觀”的占51.85%,選擇最少的為誠信意識的是28.89%。可見,微博信息傳播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理念和價值觀。
(五)微博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
在“您認為微博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管理?”題目中,有高達80.37%的學生選擇“排除虛假信息,及時糾正錯誤信息”,其次,實行微博信息責任制的占60.37%,建立完善的戶認證體系,實行實名制的監管的占55.55%。微博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弊端亟待解決。微博信息傳播和分享的及時性、時效性和隨意性使得微博中存在無用的、錯誤的和虛假的信息,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通過數據不難看出,同學們對微博存在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選擇“增強主流思想在微博中的滲透”一項的較少為45.37%,這說明部分學生對是否應該在微博中加強主流思想引導并不關注,還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也表明大學生群體對在微博中進行主流思想的滲透的可行性和效果存在疑問。
在“應該如何將微博應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題目中,有高達74.62%同學選擇“建立高校和院系的官方微博,及時了解和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數據表明,同學們對建立高校和院系的官方微博的呼聲較高,此項舉措在學生中較受歡迎。其次,選擇“教師將微博中的熱點信息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的占61.27%,選擇“將微博中的熱點話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的占60.18%,選擇“教師注冊微博、隨時與大學生形成互動交流”的占43.89%。這些數據為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參考。
三、微博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一)把握輿論導向,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傳統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作用,借助微博這一網絡交流平臺,對大學生思想進行及時教育和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了國家的價值共識,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豐富內涵和時代要求。應通過微博將社會主義核心觀、政治熱點問題、新聞素材有效地結合起來。借助微博教育載體,通過帖子、圖片、視頻等多種表達方式,向大學生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能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搭建微博信息平臺,建立高校官方微博
自我國各大網站開通微博服務后,許多高校陸續開通了學校官方微博和院系微博。建立運營高校官方微博是高校對外宣傳的窗口,也是校內信息發布、促進交流的有效手段。微博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和裂變性的特點越來越被高校所關注,通過官方微博可以讓外界了解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情況,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創建二級院系微博便于組織內部信息的及時發布和交流,拉近與師生間的距離,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強育人的質量。
(三)發揮輔導員微博的教育和管理作用
隨著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的陸續推行,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輔導員群體除借助QQ、飛信等網絡手段以外,也可充分借助微博開展班級教育管理工作,提升管理的效率。“要通過微博平臺的搭建,將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與學生的微博使用有效對接和融合,發揮好新技術的教育服務功能。”[2]通過在微博中創建班級信息發布欄,及時將學生處、校團委、教務處、學院學生工作的通知消息進行及時發布,讓學生第一時間知曉,提高和擴大通知的效率和覆蓋范圍。同時,輔導員群體也可以將有價值的新聞帖子、博文和班級話題通過微博與學生一同討論,及時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一段時間以來的所思、所想,適時地進行教育引導,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
(四)切實注重微博榜樣的引領作用
大學生群體正處于“三觀”的形成時期,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高校應充分借助微博平臺,發揮榜樣示范引領的作用。應積極鼓勵“學術聲望的教授、專家學者、杰出的校友、教學名師開設個人微博,加入校園微博群,推薦給學生收聽。通過“榜樣微博”的作用,讓同學們了解學習他們的求知態度、科研精神和工作作風,引發思想共鳴,激發同學們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激情,切實發揮好榜樣任務的教育價值。
四、總結
微博的出現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微博便捷開放、平等多元的特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觀念,及時轉變角色,由現實世界的教導者變為虛擬社會的引導者,由信息傳播的把關人變為信息傳播的指路人。”[3]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充分分析微博對大學生群體帶來的雙向影響,挖掘微博網絡載體背后所承載的教育意義和內涵,著力將教育微博打造成為大學生的網絡思想陣地和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微博[EB/OL].[2015-01-15].http://baike.baidu.com/link?ur
l=fN8t17MHSAu94y5U0pmKcKQQR0BH7JLwEhHmv-iI9s
4OY3HxpgqzePCafl9pTMPVkJOVX9pMcBRZbg49eosf5X5s
zE-dFyEpQuyi51TpiVa。
[2]張兵.基于微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1(5).
[3]吳勇.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廣西社會科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