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海
【摘 要】數學教師長期面臨著學困生的困擾。總所周知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別,這就形成了一批學困生。教師如不能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他們很可能會喪失學習信心,甚至放棄數學學習。如何轉化更多的中等生使其成為優(yōu)等生,幫助學困生轉變提高數學整體教學水平成了數學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本文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及親身體會,談了幾點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擺脫困境
學困生轉化一直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新課改下如何尋求科學的對策,有效地幫助數學學困生擺脫困境,轉化更多的中等生達到優(yōu)等生,是提高數學整體教學水平的一大關鍵問題,現(xiàn)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及親身體會,提出以下幾點做法與大家共勉。
一、分析原因、制定計劃、確定對象
每學期開學第三周后,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數學科學習情況基本掌握,認真分析每一位學生數學科的學習情況,特別是數學學習學困生,更要分析學習困難的根本原因,以便對癥下藥;并做好學困生轉化的計劃,確定好培優(yōu)和轉差的學生名單。學困生轉化達到的目標是,優(yōu)等生全優(yōu),中等生轉化,學困生達標。通過“學困生轉化”活動,使班級100%的學生能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學困生的轉化培養(yǎng)
(1)對于學困生的教育以表揚為主,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經常和他們談心,多幫助他們找自己的優(yōu)點,讓他們建立學習信心。學習上老師要多給予他們進行個別輔導。
(3)適量布置作業(yè),定期進行檢查,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以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以優(yōu)促差,從而實現(xiàn)雙重目標——學困生轉化。
三、學困生轉化具體工作措施
(1)教師了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其實并不是以消滅差異為目的,而是推動有差異的發(fā)展。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通過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yōu)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平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做到不歧視,多鼓勵;不粗暴,多寬容。耐心細致地幫助,上課時多留意,多體貼,下課督促他們及時完成相關作業(yè)和同步練習,必要時適當地降低作業(yè)要求。也不能縱容優(yōu)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3)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對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4)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將“重視結果”的教學盡量轉變?yōu)椤爸匾曔^程”的教學,注重再現(xiàn)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
(5)課堂上適當安排學困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yōu)等生解決難題。
(6)落實學習對子:一個優(yōu)等生與一個學困生結為學習對子,在課余時間和課堂上優(yōu)等生適當幫助學困生,學習對子最好是同一桌。
(7)教師堅持做到每節(jié)課“層次化”訓練分明,練習由淺入深,體現(xiàn)層次性,既有“雙基”知識,也有拓展訓練,保證學困生學有所獲,優(yōu)等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8)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9)課堂活動中,盡量采用開放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譬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
(10)加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總之,如果我們教師既做到了心中有數又實施得力,并且持之以恒,那么我們教學的學困生轉化工作就真正落到了實處。但這項工作是一項要常抓不懈的工作,還是存在著問題,有待改進。但是我相信,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積極探索高效科學的學困生轉化方法,不斷反思工作的實效性,我們的教學工作就會躍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喻平著.數學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年
[2]翁凱慶主編.數學教育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