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光
(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305)
試析粘膠短纖維生產工藝
王一光
(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305)
粘膠短纖維在工業方面主要是利用它具有高強度,耐熱性好和能夠進行化學改性等特點。本文結合生產實際,分析了粘膠短纖維生產工藝,總結了生產特點,供同行參考借鑒。
粘膠短纖維;工業生產;工藝流程
粘膠短纖維是我國化纖行業中僅次于滌綸的一個重要品種, 它是以天然的纖維素為最基礎的原材料,經過特定的化工機械加工制作而成。
一般來說粘膠短纖維具有高吸濕性,優良的染色和抗靜電性,但是也不可否認它存在的缺點,比如說耐堿性很差,織物尺寸不穩定等。另外,粘膠短纖維不軟化不熔融。在強堿液中容易溶脹,強度也會降低。它一般不溶于溶劑等,從這些我們可以知道粘膠短纖維具有很強的耐熱,耐酸堿性等。
粘膠短纖維的生產是在原液車間、紡練車間和酸站,這其中原液車間是由浸漬、壓榨及熟成等環節組成。紡練車間是有紡絲、牽伸等組成。酸站則是由酸浴循環、過濾等組成。文章截取工藝部分環節進行論述,供實際生產一線參考借鑒。
粘膠短纖維生產工藝牽涉到方方面面,從投料到出產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的變化太多,一個細小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產品出現問題,常規的控制盡量穩定平衡,以便減少波動。
一般地,粘膠短纖維的生產就是通過化學和機械的方法,經過粘膠的制備、粘膠在紡絲前的準備、纖維的成形及纖維的后處理四個過程,將漿粕中很短的纖維制成各種形態,并具有所要求的品質,適合各種用途的纖維成品。
首先看粘膠的制備。 它的工藝流程要經過兩個化學過程。第一個是把漿粕與堿液直接作用后生成堿纖維素,然后再使堿纖維素與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纖維內酸酯。具體流程我們用圖1粗略的表達出來。

圖1
通過這兩個反應,在不能直接溶于希堿液中的纖維素分子上,我們要引入極性很強的磺酸基團。在堿纖維素的制備過程中,還要把漿粕浸漬在一定濃度的堿中,生成堿纖維素。我們把它的反應表達如下: C6H9O4-OH+NaOH→C6H9O4-Na+H2O
在纖維素的老成環節中,要把粉碎后的堿纖維素晾曬一定的時間,確保平均聚合度下降,避免粘膠粘度過高而使工藝過程發生困難。而纖維素磺酸酯的制備我們用C6H9O4-Na+CS2→C6H9O4-O-C-SNa公式表示,這樣就會使堿纖維與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纖維素磺酸酯。再將纖維素磺酸酯均勻地溶于稀堿液中,制成了我們所需要的粘膠。
后面的就是粘膠過濾環節。據不完全統計工業生產上的粘膠一般要經過3-4次過濾。它在溫度的控制下就會以靜止或流動的狀態貯存。
在紡絲工序這個環節,我們用圖2具體體現出來。
從圖2中我們發現,在紡絲工序一般要經過酸浴循蒸發和結晶到集束牽伸再到切斷、精煉等環節,然后經過烘干工序賦予其一定的回潮率使之手感穿著更舒適,再經過打包工序包裝成具有一定質量的纖維包。

圖2
經過上面的工藝流程我們總結得出,粘膠短纖維生產工藝一般具有適應性、穩定性和合理性三個特點。
先來看他的適應性。在實際生產中我們使用的原材料不可能都是一樣的,包括材料特質,生產廠家等,設備和操作也存在著不穩定因素,所有這些都會導致生產工序有所變化,但是對于這種工藝來說適應性比較強,沒有任何的變化。
另外一個是穩定性,一般來說生產工藝的穩定是設備運行的基礎,用通過設備來具體實現。在實際生產中,生產工藝的穩定是相對的,它會隨著相關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比如說產量的提高,材料的變化等等,但是為了保障產品質量就要采取穩定的工藝。
再有一個是它的合理性。在生產中工藝條件的變化一般來說比較多,快,所以在制定和調整生產工藝時候要對實際需要做出前瞻性的分析,并要實時準確,科學合理。這樣做才有可能保障最終的產品質量。
[1]張慧.粘膠纖維生產廢氣治理技術的研究[D].湘潭大學,2003.
[2]粘膠纖維行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紡織導報,2010(09).
TS10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