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宗善


發生在1932年8月的高蠡暴動,是保定地區高陽、蠡縣一帶的廣大農民在河北省委和保屬特委的領導下掀起的一場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農民武裝斗爭,是一次在敵人的腹地創建北方紅軍和蘇維埃政權的偉大嘗試。由于當時敵強我弱的形勢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的影響,高蠡暴動在敵人的殘酷鎮壓下失敗了,但是,高蠡暴動的革命實踐,卻給這一帶農民留下了參加革命運動的傳統,為迅速組成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亡運動打下了基礎,因此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中國面臨著深重的民族危機。高陽蠡縣一帶處在國民黨統治的京、津、保三角地帶,由于日寇的經濟侵略和國民黨當局的殘酷統治,加之水澇旱災頻仍,使這里的廣大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高蠡地區的農民群眾不斷起來進行斗爭。這一時期,我黨團組織在高蠡地區發展較快。高蠡地區這種社會狀況,是保屬特委能夠在這里發動這次農民武裝斗爭的客觀原因。
1931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六屆四中全會,左傾冒險主義者王明取得了黨中央的領導權。1932年6月下旬,中共臨時中央召開了北方各省代表聯席會議,河北省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不顧九一八事變后我北方黨所面臨的困難處境,強行推行左傾冒險主義。
同年7月下旬,河北省委召開了省委全會和縣委聯席會議,通過了《河北省委接受北方各省委代表聯席會議的決議》。這個《決議》錯誤地批判了“北方落后論”,要求各級黨委在農村中積極發動游擊戰爭,開展土地革命,準備武裝暴動。
會后,保屬特委書記黎亞克于8月8日親去蠡縣視察工作,經過11天的巡視,他認為在蠡縣東北區與高陽東南區暴動的條件已經成熟,現在應組織并領導群眾暴動,奪取政權。
黎亞克從蠡縣回到保定的第三天(8月21日),便向河北省委遞交了《保定特委為布置蠡縣、高陽游擊戰爭致省委的報告》。這個報告對高蠡地區的革命形勢做了錯誤的估計,過早地提出了開展高蠡地區農民游擊戰爭的行動計劃。當時的河北省委對這個報告沒有作具體分析,即派省軍委書記湘農到保定特委負責指導這項工作。
湘農于8月22日到達保定。8月23日,保屬特委召開了黨團聯席會議,湘農代表河北省委、白堅(保屬團特委書記代表團省委參加會議。會議就暴動條件是否成熟討論了很久,爭論非常激烈。湘農剛到保定,還沒有到下面了解情況,因此對高蠡地區的革命形勢不太熟悉。當他聽了雙方的意見后,認為黎亞克等人的觀點脫離實際,沒有同意他們的意見。認為應加強準備工作,發動日常斗爭,等條件成熟再舉行暴動。但是,以黎亞克為首的保屬特委卻在會后作出了暴動計劃,向河北省委請示,省委完全同意這個暴動計劃。
接到省委關于立即組織暴動的指示,保屬特委委員們便攜帶著列寧、斯大林論革命暴動的書籍,分頭奔赴斗爭第一線。團省委白堅、特委書記黎亞克等人留在保定主持特委全面工作。
經過短時間的緊張布置和發動,在高蠡地區組成了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武裝隊伍。暴動時間原定在8月28日,但在27日便發動起來。提前一天的主要原因是:蠡縣西區的活動以宋家莊為中心,這里的負責人是博蠡中心縣委書記宋洛曙。因為對暴動的準備工作不注意保密,所以全村男女老少都知道“共產黨要暴動”,每天都有許多農民跑來觀看,因此引起敵人警覺,所以不得不提前暴動。
高蠡暴動一開始,為了發動群眾,擴大政治影響,農民游擊隊到處張貼保屬革命委員會第一號布告,把游擊隊的十大綱領公布于眾。
早在8月26日晚上,宋洛曙因難以抑制暴動的激情,便瞞著湘農等同志,提前開始收槍。他首先責令宋家莊村長馬上把村里的10幾條槍交出來。可是這天晚上連一支槍都沒收上來。此時,宋洛曙才把這個情況告訴湘農。因這天晚上下雨,天又特別黑,湘農等同志決定改為第二天早晨再收宋家莊的槍。8月27日早晨,宋洛曙帶著10余人在宋家莊收了長短槍12支。接著又到附近各村收槍。8月28日晚上回到宋家莊宿營,清點槍支,共收繳長短槍26支。此時隊伍已經擴大到50多人,遂被編為紅軍游擊隊第三大隊。
8月29日,湘農和宋洛曙帶領第三大隊從宋家莊出發,下午1時到達群眾基礎較好的東北區南玉田村。團特委委員王義順于26日到達這里,與田勝德、王鳳齋同志一起開始做暴動的發動工作,28日即組織了60多人。第三大隊到南玉田村后,王義順等人立即組織起80多人,斗爭該村大地主鄧彩畢,并抓獲了蠡縣政警賈玉亭。是晚成立了紅軍游擊隊第二大隊。這樣,二三大隊共有游擊隊員近160人,槍50多支。
這天,湘農得到高陽東南區報告,那里沒有按規定行動。于是馬上派人前去送信,讓他們立即行動,第二天第二、三大隊前去接應。
8月30日上午,第二、三大隊東渡潴龍河,向高陽縣境進發,直奔北辛莊。隊伍到達高陽縣龐家佐村時,隱蔽在這里教書的我高陽東南區委書記蔡書林同志,事先已接到湘農帶領游擊隊要攻打北辛莊的通知,冒雨前去迎接二、三大隊,向湘農、賈臣、宋洛曙等人匯報了北辛莊敵公安局和保衛團的情況,并提出乘敵不備,應對之進行突然襲擊。當天下午,湘農從游擊隊里挑選了16個稍知軍事和武器比較精良的隊員擔任前鋒,由蔡書林作向導,冒雨奔襲北辛莊之敵。
這天晚上,湘農主持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正式宣布建立地方蘇維埃政府,湘農任主席,宋洛曙任副主席。同時整編隊伍,正式成立河北紅軍游擊隊第一大隊,湘農任支隊長,下設3個大隊,共300余人。支隊部和蘇維埃政府設在北辛莊高級小學院內,門前懸掛起綴有鐮刀斧頭的大紅旗,紅旗上書有“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的民族聯合起來”和“河北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本部”字樣。各大隊隊部也都掛起了紅旗。游擊隊員們為了表示打擊敵人的決心,脖子上都戴上了一條作為標志的紅帶,叫做犧牲帶。
正當紅軍游擊隊勝利進軍時,反動當局開始出動部隊進行圍剿。8月30日,保定反動當局接到蠡縣縣政府急電,稱發現蠡縣、清苑縣交界處王盤、李家莊等村有紅軍游擊隊活動。立即派出國民黨駐保部隊第十四旅2個步兵連和清苑縣保衛團、保安隊冒雨赴李家莊、王盤村一帶堵截。8月29日,蠡縣縣長陳中岳和南玉村大地主崔如太2人,前去安國向國民黨駐軍騎六旅白鳳翔求援。30日,白鳳翔派其一連騎兵到南玉田、王家營一帶清繳,但此時紅軍游擊隊已東渡潴龍河而去。
8月31日,湘農代表蘇維埃政府和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作出決定,第三大隊留守北辛莊,第一、二大隊去西演等村打游擊。西演是一個擁有幾百戶人家的大集鎮,這天正逢集日,紅軍游擊隊在這里打了十幾家豪紳,打了一個官鹽店,并在這村召開了群眾大會,參加會的群眾有四五百人之多。游擊隊的行動鼓舞了廣大群眾的斗志,人們紛紛要求參加紅軍游擊隊。北京的兩個制鞋工人回家路過此地,也參加了游擊隊。
下午2時,游擊隊回到北辛莊。此時,湘農召開了一個由隊長、政治委員參加的會議,會議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1、肅反問題;2、當天行動檢查;3、游擊隊內黨團問題;4、游擊隊的訓練問題;5、如何對待廣大群眾參加游擊隊問題;5、游擊隊的行動問題。會議開始約半個小時,就聽到院里一聲喊:“敵人來了”!隨著槍聲就響起來了。
所來之敵,是30日到南玉田、王家營一帶圍剿紅軍游擊隊的白鳳翔部騎兵。這天下午敵人探知紅軍游擊隊在北辛莊集合,立即奔襲包圍了北辛莊,并用機槍封鎖了游擊隊駐地大門口。在這緊急關頭,共產黨員蔡書林、宋洛曙表現得非常勇敢。蔡書林見敵人封鎖住了大門,立即帶幾位游擊隊員搶占了院內小樓狙擊敵人,擊斃敵人2名士兵,打傷1個排長,使敵稍退。宋洛曙在院內帶領著部分游擊隊員,以墻垣為掩護組織部隊突圍,直到英勇犧牲。游擊隊突圍后,蔡書林一個人仍然堅守陣地,直到子彈打完,光榮戰死。蔡書林犧牲后,人頭被敵人用鍘刀鍘下,高懸在樹上,以發泄其淫威。
與此同時,博野縣西南區的暴動隊伍在博蠡中心縣委委員宋懷欣的率領下,開始向北辛莊進發。根據保屬特委的暴動計劃,這支隊伍本來應該和整個暴動隊伍一起行動,因第二、三大隊29日計劃到博野地區打游擊,途中接到一個同志報告說,前面要經過的村中,民團勢力很強,有100多支槍。游擊隊怕不能勝敵,故臨時決定改變路線,直接開到東北區,因此,這支隊伍未能和大隊匯合。只有一小部分人,尾隨大隊向北辛莊前進。結果在路上被敵人包圍,經過激戰大部分人突圍,19人被捕,其中18人英勇就義。
此時,蠡縣北區的一支暴動隊伍也在勇敢地戰斗著。這支隊伍由李學敏、黎彥昌領導。他們根據特委原來決定的8月28日在高蠡地區發動工農武裝暴動的指示,事先與土匪李霜取得聯系,做他的思想工作,以壯大暴動隊伍的力量。8月31日,這支400多人的隊伍開始向南玉田進發。下午聽到總集合地點北辛莊的游擊隊主力被敵人打散,這支隊伍拉到萬安就宣布解散了。在高陽的東北區、東南區等地亦有數百人集結,準備暴動,聽到北辛莊遭到敵人襲擊的消息后,也各自散去。
隸屬博蠡中心縣委的饒陽縣也派人參加了暴動,并且還做好了接應安置傷員的準備,但因暴動失敗,這些工作就結束了。
高蠡暴動經過5天的激烈戰斗,紅軍游擊隊和保屬特委損失很大,總計犧牲47名同志。暴動的總負責人湘農突圍后,于9月4日才回到保定。至此,高蠡暴動宣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