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河北省圍場縣政府第二幼兒園
用愛心寄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劉 穎
河北省圍場縣政府第二幼兒園
幼兒的年齡小,需要使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我們能否使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是能否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前提。我們強調的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有語言的趣味性;有演示方法的趣味性;有情境的趣味性等等。語言的趣味性要求教師必須使用幼兒熟悉的語言方式和適當的語言技巧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可利用幼兒的好奇心把學習內容設計為謎語,可以更好地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演示法是指教師利用一定的演示手段向幼兒出示掛圖、教具或實物來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情境的趣味性是指教師為了加強課堂的趣味性,使用新穎而有趣的教具和學具來創設一定的情境,從而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方法。有聲有色,情景交融,既體現了教學情境的趣味性,也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喜歡拆這拆那,碰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不應立即加以制止,這是一種積極的探索愿望,我們要加以引導,要向孩子說明哪些東西可以拆,哪些東西不能拆;同時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可拆裝的東西,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引導他思考為什么,進一步激發他的學習興趣。除了讓孩子拆裝一些東西外,還可以讓孩子動手進行一些小制作,如運用橡皮泥制作面條等、紙張制作一些飛機等,這些活動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大有收益的。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更多的環境刺激,讓孩子在游戲中借助玩具表現活動內容,反映孩子的情感和意愿。如:一根小棍子,可以啟發孩子想出多種多樣的玩法,如當金箍棒、當釣魚竿、船槳等等。這樣一物多用,即激發了孩子玩的興趣,也開闊了孩子的思路,發展了創造性思維。另外,我們還可以用廢舊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廢布料做的小娃娃,用各種紙盒做的汽車、家用電器等等。孩子通過制作的整個過程發展了注意力、動手能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同時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美的感受。
興趣是學習知識的最大動力,一個孩子如果對一種活動感興趣,毫無疑問,他一定會學的主動、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如果像是一個孩子對某一門課程產生興趣,我們應充分調動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孩子從“要我學”的狀態轉變為“我要學”。有時候,在和孩子學習時,涉及一個小小的“游戲”,在“玩”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強烈的求知欲望。孩子是童真的,要問他們最喜歡做些什么?我想: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回答“玩”,玩是孩子的天性,能夠在玩中得到學習,得到幫助,得到知識,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時候,幼兒的探索欲望受到了我們的限制。幼兒時期,是一個好奇、好問的時期,他們會問一些探索性的問題。如:“太陽是從哪兒升起來的?”“為什么會有白天黑夜?”等等,因為他們對這些事物感興趣,所以問的也多。
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有的我們則會顯得不耐煩。然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求知的萌芽。孩子愛提問是受好奇心的驅使,是興趣愛好的標志,也是其智力活躍的行為特征。我們應以十分認真的態度關注孩子的提問,并耐心啟發、解答、保護孩子的這種求知和探索精神,幫助他們解決“為什么”,認識“是什么”,并從孩子的發問中,仔細揣摩孩子的興趣方向,發現孩子的愛好。
孩子如果沒有機會接觸世界上各種奇妙的事物,他們很難對外界產生興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難找出孩子的興趣。因此,父母應該創造機會擴展孩子的視野。比如:當發現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雙眼發光的事物時,這種興趣就值得培養,父母應該鼓勵他們去探索,而不是因為某些原因去回避這些問題,或者轉移話題,這樣似乎剝奪了幼兒好奇的權利。當他們感興趣、好奇的時候權利受到了限制,以至于失去了興趣。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對孩子多進行鼓勵,在他們對一件事物很認真時,在他們取得了一點點兒的小進步時,我們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認可。有很多小孩子,在剛剛進入幼兒園小班時,在吃午飯時,都不會自己進餐,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跑到你面前告訴你“我們,今天是我自己吃完飯的”這時我們的反映應該是很高興,然后給予這個小孩肯定和鼓勵的的眼神以及話語,那么我相信,在接下去的時間里,這個小孩將會越來越能干;因為他的努力,他的進步,得到了認可;恰恰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經常被我們所忽視,對他的進步視而不見,那么這一孩子將對這些事物失去興趣,對自己失去信心。也許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提不起那種興致,慢慢的學習落后與其他的孩子。
興趣是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種活動,并且有積極的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連心理的情緒色彩都失去了,那么還怎能看見美麗的事物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是我們還是孩子,身邊都有美麗的色彩存在,只是看我們怎么去看待,是把這一色彩看成是黑白的色兒還是彩色的了。被看成是黑白環繞在身邊的,那么就如缺乏自信心的人,覺得反正自己做什么都是一個失敗者,一但產生這樣的想法,做什么都沒那么精神去做,他們只有一個想法:“做和不做都是一樣,觀察不觀察也是一樣,想與不想還是一樣。”被看成是彩色環繞在身邊的,那么就如那些對事物都有著濃厚興趣,都有一顆努力探索與研究的精神在里面,告訴自己“只要肯努力,鐵棒也能磨成針”
孩子的內心世界很童真,很單純;其實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簡短的話語,就可以培養起他們做一些事情的態度與看法。他們就愿意試著去改變,他們便開始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從而進行摸索。
只要我們帶著愛;帶著理智站在一旁用心去關注我們的孩子;用鼓勵的眼光,和藹的微笑引導孩子去動手、動腦,只是當孩子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和疑問時,我們才去幫助他、引導他,而不是用命令的口吻、生硬的教導去要求我們的孩子,我們把教育的目標和計劃更多地蘊含在關注、引導和啟發之中,體現在提供的激發幼兒活動環境和材料之中。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孩子會在我們的引導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