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華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中學
探究性學習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姜清華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中學
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有別于其它學科,也常采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主的學習性,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潛能。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不但能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而且也能提高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實驗教學;創新;探究性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常常爭論或嘗試著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其中探究性學習教學方法落實了真正的教育理念,實踐證明,物理教學中采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主的學習性,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潛能,從而有效杜絕高分低能現象。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方法教學,不但能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提高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物理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并且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所以,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其特有的優勢,也是物理教學必然的趨勢。常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有以下效能
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探究欲望,釋放好奇心,提高興趣,消除戒備心里,使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動手,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見解。首先教師要樹立學生的主體觀,確立服務意識,放下架子成為課堂一員,成為學生朋友。其次教師應把微笑和激勵帶進課堂,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多用激勵性語言,如“你講得很好,你真行,想法很好,不要緊張,慢慢想,再想想”等等這些尊重和期盼的語言,這樣能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氣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更便于學生探究性學習。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階段,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總想把不知道的問題弄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引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充分了解物理學的發展特點以及其基本性質。第一,初中物理學中的概念、公式、規律,為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素材;第二,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為基礎學科,教材中的實驗,為學生感受新知識、概念、規律的探索以及發現過程,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第三,物理實驗教學時間充裕,這樣保障了探究性學習的時間。所以,學生在實踐性很強的物理教學課堂中,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自身的各項技能和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探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有非常多探究性的實驗,比如:《摩擦力產生》、《研究物質的導電性和磁性》、《研究材料的硬度和延展性》等等。讓學生通過做這些實驗,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并讓他們認識到如何探究物理現象。物理課在落實探究性學習方法時,應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立足于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實驗教學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例如:《摩擦力產生》在課堂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回顧,針對實際生活和書本同時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從而引出此次課應講的內容。①摩擦力是怎樣產生的?②怎樣判斷摩擦力的方向③壓力大小、接觸面、運動快慢、受力面大小是否對摩擦力有影響?前二個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已學知識得到答案,但是第三個問題學生很難做出正確的回答,或是判斷不清楚,此時教師應告訴學生。當無確定答案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做實驗,讓學生觀察測力計如何變化,并提出“什么決定摩擦力”這樣的探究性的問題,并讓學生準備器材再做一些實驗嘗試來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此外,學生必然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除了上述還有什么會影響摩擦?受力會影響么?如何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設計實驗方案對上述問題進行探究?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自主地實驗操作,而教師僅起輔導的作用。此外,教師必須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點評,在肯定做得優秀的同時指出做得不好的問題的所在,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是愛好喜歡,“樂”是情感取向,都是學習原動力。課堂探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課堂或課后利用以有的工具:學習用品和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各種廢料等來完成實驗探究,從而在探究中養成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彌補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滿足探究性學習對教師的要求。
[1]楊志明.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功能[J].物理教學.2011(04)
[2]熊春玲,王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