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赫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組織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堅強保證。近年來,鐵力市委確定了成為伊春市轉型發展“龍頭”“引擎”的目標定位。然而,圍繞這個中心工作,目前還存在著干部隊伍內生動力不夠足、一些基層黨組織黨建責任落實不到位、人才流失特別是工業經濟人才短缺等問題。為此,如何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和擔當精神,在破解難題上敢于作為,承擔起轉型發展的“排頭兵”重任,就成為組織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選好干部、配強班子方面,擔起參謀助手的重任。組織部是黨委做好組織工作的參謀和助手,組織部部長是基層黨建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要協助書記履行好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和自身抓基層黨建“直接責任人”的工作職責。一是著眼于領導班子長遠建設和下次換屆工作,扎實做好科級后備干部推薦工作,并結合干部結構要求,做好“女少非”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為縣域長遠發展儲備力量。二是著眼于全市中心工作需要,大力培養鍛煉干部。從領導創業發展能力和豐富干部工作經驗入手,培養使用那些謀劃發展有實招、推進發展有韌勁、落實發展有實效的干部;有意識地安排他們到產業項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信訪維穩工作等重要崗位鍛煉。三是著眼于選人用人公信度,科學調整配備干部。針對工作需要和崗位空缺,在干部調整配備上,牢固樹立“三個不吃虧”的用人導向,即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綜合素質高、能干事的人吃虧,不讓長期在一線埋頭苦干的人吃虧。在選拔任用干部時,重點任用一批多年來一直默默工作、從來不向組織提要求的“老黃牛式”干部,選拔一批綜合素質好、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善于處理復雜問題的干部,選拔一批品行端正、大膽負責、敢于擔當的干部,從而樹立良好的選人用人導向。
在從嚴治黨、加強黨建方面,擔起牽頭抓總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這既是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深刻闡述和自覺運用,也是對黨委組織部門提出的高標準要求。一是“清單式”落實責任。組織部門要認真落實打造“五型”黨建格局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基層黨建常態化建設責任體系,細化《基層黨委(黨組)書記常態化管黨履責清單》《基層黨支部常態化建設清單》和工作任務分解表,具化、量化、實化抓基層黨建的剛性指標,配套建立黨建工作約談、通報、組織調整等制度,實現逐級分工負責、層層傳導壓力。二是“平臺式”強化服務。積極整合和創新黨建活動載體,結合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實際,深化機關事業單位“三進一聯一工程”,農村“創業支書”“三帶”型農民黨員和黨員事業區工程,社區“黨心暖民心服務助和諧”工程,“兩類”組織“雙爭雙承諾”工程,搭建服務創業平臺,強化服務中心工作、服務基層群眾實效。三是“開放式”黨群互動。適應市場經濟、網絡時代的需要,采取“網站+微信+QQ”模式,開通“鐵力先鋒”微信公眾平臺,通過網絡平臺不斷擴大黨的影響力,更好地凝聚廣大黨員群眾;發揮主流媒體平臺作用,大張旗鼓地宣傳先進典型,營造學習先進、爭創一流的氛圍。
在集聚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擔起協調各方的重任。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黨委組織部門是黨委的“人才工作部”,是黨委招攬、使用、培養人才的參謀和助手。因此,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要正確認識黨管人才原則的科學內涵,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集聚好、用好人才。一是拓寬引才聚智的渠道。緊緊抓住深入推進人才強縣戰略的有利契機,加大引進優秀大學畢業生的力度,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儲備。二是拓展聚才留才空間。通過政治關懷、生活關心、作用關注等有效措施,為引進的大學畢業生創造優良的發展環境和生活空間,努力做到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三是切實發揮人才作用。根據新引進大學生的畢業院校、所學專業以及經歷業績等因素,選擇最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為人才施展才華搭建平臺。組織、人事部門和人才使用單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強化對新引進人才的培養,激活他們的內部潛能。
(作者系中共鐵力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