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
摘 要 現代體育教學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娛樂性,是學生參與性較強的一門學科。體育課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發揮學生創新思維與發展的學科。它對培養社會有用人材,適應新世紀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怎樣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體育教學的關鍵所在。那么,怎樣培養創新能力呢?教師要全面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要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這就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確定學習目的,進而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培養 創新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126-02
現代體育教學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娛樂性,是學生參與性較強的一門學科,而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玩樂課。體育課是讓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學生創新思維與發展的學科。它對培養社會有用人材,適應新世紀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怎樣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體育教學的關鍵所在。體育教師必須著眼于未來,遵循教育學、心理學及人才成長的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是時代賦予體育教師的神圣使命。
一、認識體育教學的目的能力培養
體育教學要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讓學生知道教學的目的。教師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學生,而要全面考慮,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特別是現代中學生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他主要表現為:好奇、想象、敢于冒險、勇于克服困難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這就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教師的引導下確定自我的學習目的,并對自己所制定的學習目的和任務進行分析,選擇和判斷,得出正確與錯誤,合理與不合理,科學與否,對自身的發展是否全面有效,讓自己的能力逐步提高,達到思維的拓展進而達到能力的創新。
二、在合作過程中培養能力
1.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過程。無論哪個項目,它的技能戰術在不斷地更新與發展,教師要促使體育訓練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合理化。因此體育教學必須不斷地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沒有創新,體育運動不會得到迅速健康的發展,也就不會有今天的申奧盛況,當然從申奧中也可看到體育的發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當更加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而著力能力的培養。
2.體育教師處在體育教學與訓練的基層,是與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合作者。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體育教學與訓練科目單雙杠、跳馬時,要促使學生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如莫空翻,進而為教師的教學提出新的建議,使教與學共同提高、共同創新,激發學生開發思維,最終達到培養創新的目的,實現終身體育鍛煉的目的。在合作中教師可以根據要求,讓學生親自完成幾種游戲規則的制定或各種不同場次比賽的編排、訓練等,也可以讓學生出謀劃策,自行提議,建立各種游戲及比賽規則和備課,通過合作與協作形式,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讓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為其他課程提供體力支持與智力啟迪。
3.學生在自我鍛煉中創新
學生的自我體育運動,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體育教師應針對這種情況給學生引導、指導,讓學生課內與課外都得到能力發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內學習基本理論和動作要領,課外通過自我鍛煉進一步強化理解分解動作要領,對動作結構,技術要點得到體會,能夠協調有力地完成技術要求,使思維的空間得到拓展。要注意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多找一下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成功了我該怎么繼續完善,不成功又該怎么做。例如,部分學生在跳山羊或橫馬時存在不合技術規范的動作,這時應用學生作支撐物,由低到高逐次跳躍,最終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心理障礙和不和技術規范要求的動作的原因,利用教室里的座位,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又分成幾個隊進行比賽(小組成員必須全部參賽),每隊比賽時間或分數必須相同,負隊必須受到處罰,要求學生盡可能的指出同伴的錯誤動作并盡量幫助他分析改正。也可以和教師一同分析解決。總結經驗并克服之。要使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在進行常規練習的前提下,做一個結合自我發展能力的訓練計劃,培養全面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使學生的這種能力貫穿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追求更深層次的發展創新,追求卓越與完美。
4.消除心理壓力達到創新
心理障礙是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致命傷。有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例如在跳馬、單雙杠時有的學生缺乏信心和運動能力特別差,動作不協調或身體有某些缺陷的同學,教師要幫助分析找出原因,通過降低難度,思想動員,動作比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完成時多給他們鼓勵和贊揚,使之樹立信心。針對愛好單一、知識短缺、驕傲自滿的學生,就該讓他們參加多種體育活動與比賽。借以培養多種愛好,擴大知識面,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激勵他們多方面、多層次發展。對自滿的學生,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加大難度,使之積極思考,積極進取,追求更高、更強、更快,在學習中取得突破,有新的發展。
總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師要具有不斷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其次讓學生在中學時代就具有創新意識,能在以后的實踐中用創新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注重創設寬松、民主、富于創新精神的教學氛圍,營造愉悅、生動、活潑的活動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不斷鼓勵學生去發現、去認識、去創造,使學生得到足夠表現自己才華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機會,養成認真思考,求異求新的習慣,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責任編輯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