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目前,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育抓得越來越嚴格。小學生教育也是如此,而數學應是小學生的一門最基礎的課程,本應好好學習。可是現實情況卻事與愿違,由于數學課堂的枯燥與乏味,加上小學生年紀尚小,自控能力和集中精力的時間有限。所以,如今小學生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不容樂觀,教育部門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傾聽
數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其枯燥性不言而喻。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極其簡單,只知照本宣科,“填鴨式”地灌輸,不管接受學生自身能不能接受,又毫無趣味性可言,這給學生聽課造成了嚴重影響。而在課堂上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最常規的方式就是通過耳朵去聽,只有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才有可能參與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來,才能促進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才能讓課堂氣氛活躍,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巧妙設計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人無法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年齡尚小的小學生,他們還處在好玩的年紀,喜歡稀奇古怪的事情,一不留神就會被其他事情給吸引,注意力比較分散,這給小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加上數學本身就比較枯燥難懂,更是讓小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去聽課。而要想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的效率,就必須要通過提高小學生課堂集中精力的時間,吸引他們的關注焦點,得到他們的傾聽。因此,作為小學生數學課的教師應通過巧妙地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將學習從無趣變得有趣生動,從而吸引住小學生的精力,讓他們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課。具體方法可以通過開發有趣的數學資源,將小學生都喜歡玩的有趣的游戲設計到數學課堂中去,也可以將故事情景、多媒體等新興教學方式運用到日常的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去,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比大小”為例,準備九個大小完全相同同時標有從1~9詳細數字的乒乓球以及箱子,其主要是為了研究出分母分數大小的對比和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的對比。首先摸分子,對比分母是9兩個分數的大小,其次是摸分母,對比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可以設計問題如,“學生想要抽到幾”等類似的問題,通過營造具體的問題語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傾聽
在以往的小學課堂中,總是會聽到有很多教師時不時地強調學生認真聽講,可是實際情況并不如教師所期許的那樣,很多小學生由于懼怕心理會暫時性地聽從教師的教導,可是這樣時間并不能堅持多久,因為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又會將這些告誡拋之腦后,自娛自樂去了。因此,可以好好利用小學生心智不成熟的這個特點,運用有效的方法進行積極的引導。很多小學生會喜歡別人夸獎自己,以此來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可是,其他學生只喜歡聽自己說,別人說的并不會在意,所以,在別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并不會認真傾聽,覺得跟自己沒有關系,即使在聽的學生也可能只是心不在焉地想著其他的事情,這樣也將嚴重影響到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小學生一個具體的、細化的問題,告訴他們應如何從聽別的同學的回答中來發現問題,如何在聽的過程中尋找到知識的關鍵點。由于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所以要在課堂中時不時地強調聽課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培養小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三、鼓勵學生積極培養傾聽的習慣
一個好的學習方式一旦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它就能成為生活中的一個習慣,以后做起來就像每天早上起來洗臉刷牙那么自然。所以,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并保持這個習慣,讓它能延續下去,不僅是在課堂上聽課有用,哪怕是進入社會工作,傾聽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人際交往的方式。如此跟小學生講明,雖然現在他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相信以后會理解的。而培養小學生傾聽的習慣主要的方式是通過語言魅力對表現好的小學生做出口頭的表揚,讓小學生知道自己是對的。課后也可進一步與學生進行繼續的溝通與表揚,營造一個良好的傾聽氛圍,并分享因有效傾聽而帶來的學習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其具體的做法可以這樣,如教師可自降身份,以一個同齡人的態度去跟小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用不同的表情做出反應,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如果教師能長期堅持,學生肯定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學生的評價除了教師評價,還要有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等。
數學在很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印象中,除了背加減乘除法口訣和一些其他算數公式之外就沒什么了,很枯燥。小學生年齡小,思想集中時間短。不像語文課像聽故事一樣趣味性強,而數學邏輯性強又很枯燥,小學生很難學好這門課程。為了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應該對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的傾聽力,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洪玉鳳.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有效傾聽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學研究,2013(12):88.
[2]潘冬梅.小學數學課堂如何讓學生有效傾聽[J].小學教學參考,2013(09):5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