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香艷
語文教學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逐步由傳統的死記硬背的“被動語文課堂”向以生為本的“主動學習”過渡。這個過程中許多一線同仁摸索出諸多先進的教學方法,但是我認為課堂教學有很強的針對性,所以,我們不能照搬別人的理論成果,要結合本班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整合。下面我結合這段時間“感悟·合作·探究”教學理念,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分析。
一、革新理念,提升自我
傳統的語文教學一直沿襲讓學生死記硬背,或者總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層次。這樣很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長期以來無法提升課堂效率。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廣,要求我們務必革新理念,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時刻學習新課改精神,注意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才能為學生提供更高效的課堂指導。
二、認真備課,精心指導
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不能打無準備的仗,就得提前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然后還要認真分析班級每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整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知識的呈現不但凸顯三維教學目標,更能契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能有效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這樣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充分體會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有利于提升知識遷移技能的速率。
三、以生為本,注重實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就是說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語文的知識面比較寬,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要讓他們掌握語文思考方法。而方法的掌握就必須讓學生為體驗主體,充分認知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這樣才能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提高課堂效率。
四、合作學習,共同提升
高效課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合作學習”把問題放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這樣,學生參與的地位會更加突出。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總之,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由觀念到行動,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教師付出開創性的努力,構建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界同仁們的不斷探索。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