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
對于低年級閱讀教學,教師有許多困惑,都反映識字量太大了,第一節課認字,第二節課寫字,沒時間讀課文,感覺有效的閱讀無法保證。即使上閱讀也不知道到底把握到什么程度,那么低年閱讀從何入手,又如何把握呢?下面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談粗淺的認識。
一、朗讀中識字,識字中朗讀
低年級培養朗讀能力是重點,閱讀以朗讀為主,這是基本功,要從一年級開始培養,要嚴格訓練。朗讀不僅有助于理解課文,還有助于口語的發展。朗讀教師的示范作用,在低年級尤為重要,領讀、范讀是十分必要的。在會認字的基礎上要訓練,學習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以隨文識字為例,一年級下學期(有一定識字量后)就可以借助帶拼音的短文,范讀,適當領讀(一年級上學期常用)后,讓學生練習讀,同時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兩遍,如地圖的“圖”,同桌互讀(生字詞),然后再抽出生字詞,集中學習,貫徹“字詞句聯系,以字為主;音形義統一,以形為主,讀認寫結合,以認為主;記認說兼用,以記為主”最終達到識字要求。識字記生字后,還要回歸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句段,最好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其實這只是第一課時的初讀。這樣朗讀與識字的結合,課文關注了,生字學會了,但突出識字為重點。
二、閱讀中鞏固識字,識字中進行閱讀
識字是低年級重點,所以,低年閱讀首要任務為識字服務。我們都知道低年級閱讀以理解詞語,豐富詞匯為重點,滲透形成句子的觀念。那閱讀中理解哪些詞,我以為要理解本課的生字詞,再適當理解關鍵詞語。
以《看地圖的樂趣》(長春版下冊)為例,第二自然段“打開地理地圖,能看到一個五彩的天地:藍的是大海,綠的是平原,黃的是高山”“五彩、平原、高山”是生字詞。閱讀時指名讀看到了什么?抓住“五彩”文中指的是哪些顏色,用筆畫畫“藍、綠、黃”再看地圖還有哪些顏色,說明五彩表示顏色非常多,那形容顏色的你還知道哪些詞(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彩色……)順勢介紹平原、高山特點(拓展世界最高的山峰是什么)這么多顏色漂亮吧,引導學生把這種體會讀出來。這樣在閱讀中復習鞏固了生字詞,在理解的基礎上有助于達到朗讀的效果。
三、閱讀中訓練,訓練中閱讀
低年級識字是重點,但還不是孤點,一定要注意關注全面訓練。如《看地圖的樂趣》(長春版下冊)第三自然段。“打開地圖,能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每個國家的形狀、大小不一樣呢:意大利像一只高跟皮靴,索馬里像數學7,我們的祖國像報曉的大公雞……”在祖國的地圖上,我找到了首都北京、寶島臺灣,找到了黃河、長江,找到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還有我可愛的家鄉。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看有幾句話,重點理解第二句,初讀時可以抓住“所有”一詞(生字詞)文中介紹哪幾個國家,這里可以訓練學生說完整話,“文中介紹了意大利、索馬里和中國三個國家”也可以說“介紹了三個國家有意大利、索馬里和中國。”接著適當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省略號表示什么,了解“所有”意思就是全部的國家。
理解的讀時問它們形狀和大小一樣嗎?繼續引讀,看地圖驗證并讀課文,分別說出它們像什么?意大利像一只高跟皮靴,索馬里像數學7,我們的祖國像報曉的大公雞……適當補充大小,出示其他國家放大圖如葡萄牙、美國,讓學生想象像什么?不僅訓練想象能力,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看地圖的興趣。指導學生讀句子,把這種感覺讀出來。這里的讀即是手段也是目的。初讀知道寫什么,理解讀知道如何寫的,最后達到有感情地讀,然后也可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下來。
這樣閱讀中就做到了找準訓練點,適當拓展,提高認識能力;熟讀背誦,注重積累能力;與口語訓練結合,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閱讀中注意訓練,訓練是為了更好地閱讀。
總之,低年級也要進行閱讀,而且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出有實效性的閱讀課來。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