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芳
音樂教育是向學生實施美育的主要手段,音樂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廣大的少年兒童。它伴隨著學生的成長,并給他們的童年生活帶來美好的享受和無窮的樂趣。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音樂的強大動力。
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都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盡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的學生的能力。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那么學生也就熱愛、崇敬教師,就連帶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了。
由于低年級學生知識經驗不足,思維,語言各方面都處于幼兒的狀態,她們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并善于模仿,她們往往不滿足于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也不滿足于安靜地聽音樂,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邊唱邊動作邊欣賞。我們知道,當音樂刺激兒童的聽覺,并且在她們心靈產生共鳴時,兒童便會動起來,這樣的旋律是她們內心感受音樂的深化和升華。因此,身體的律動與音樂相結合是最能讓低年級學生產生共鳴,也是我們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正確的范唱在課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范唱種類較多,有老師范唱、錄音等電化教具范唱,但我認為有條件的教師最好自己范唱,因為教師充滿感情的范唱能使學生直接從老師這里體會、理解歌曲的思想內容、曲調特色、音樂風格等。這就要求教師對歌曲有正確深刻的理解和生動優美的演唱,用歌聲去感染學生,用歌聲去喚起學生學歌曲的積極性,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善于運用“鼓勵”教學,學會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平時課堂上,當教完一首新歌時,我常常用小組競賽的方式來熟悉和鞏固歌曲,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唱歌興趣、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競賽時,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各小組的演唱,并從歌曲的情感、音準、速度、力度等方面進行評價,最后評出最佳評論員。這樣,學生在歡樂激烈的氣氛中,不僅提高了音樂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還知道了自己的優缺點,提高了他們參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因此,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真摯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并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