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誼
摘 要:班級管理是個長期細致的工作,適時、適度地采用適當的方法,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嚴;愛;家校共育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卻特別多。大至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小至掃把、粉筆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班主任管理學生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如正面教育、情感教育、激勵表揚等,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的班級管理理念是站在一位長者、一位母親的角度,去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管理學生,做到關愛、嚴厲、家校共育,三管齊下。
一、嚴
一個班紀律好不好,學生是不是遵守規章制度很關鍵。一開學我就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制定的各項規定,甚至結合具體內容聯系到某種現象某個學生。有了這些規章制度的約束,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行為習慣逐漸“規范化”了。
為了保障學生的言行“自覺化”,我班一直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建立“班主任→班干部→學生”的管理結構,并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了小組評價方案及獎勵措施。班長管理幾個小組長,小組長管理組內幾個成員,其余的班干部各司其職,層層檢查,逐級落實,責任到小組,責任到個人。檢查內容包括每天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預習效果、清潔衛生、課間操的質量等。每周一總結,對于優勝者進行獎勵,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提出改進意見。小組長有檢查記錄,公示欄有評價結果,優良中差,一目了然。一周又一周的小組評比,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熱情。即使自覺性特別差的學生,在不斷的提醒、幫扶、評比中,也漸漸摒棄了自身的不良習慣,學會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逐步上進起來。
二、愛
付出愛心是走進學生內心的法寶。班主任得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用真心換取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只有學生親近我們,愛戴我們,把我們當作可信賴的人,才能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比如,我們班的羅××,只有一個50多歲的老母親與他相依為命,家里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他脾氣暴躁,內心多疑,我行我素,不聽取任何意見,還愛搞幫派打群架。了解了他的狀況后,我替他申請困難補助,給他生活上的幫助,幫他調解同學之間的關系,經常和他談志向,用寫書信的方式提出我對他的希望。慢慢的他開始信任我,在乎我的看法和意見了,同學關系和諧了,學習有進步了,整個人也陽光開朗了?,F在他不怕苦不怕累,有組織能力有責任心的他是我的得力助手。如果當初我不從內心深處去關心他,怎么能發現他身上的潛能?他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轉變呢?
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是班主任,受影響最大的也是班主任。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聽其言,還會觀其行。比如,學生隨手扔紙片和零食袋的不良習慣很普遍,我躬身撿起,放進垃圾桶,學生有了兩三次的耳濡目染就不會袖手旁觀。在強度大的勞動中,我安排指揮甚至與學生一起干活,無形之中帶動了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再沒有偷奸?;默F象。隨手排一排桌椅、關一盞電燈、關一扇窗戶,詢問學生的冷暖病痛……諸如此類的細節和動作,都能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他們會認為,教師不擺架子在做的事,我們應該做得更好。有如此細心的教師,我們就不能粗心,進而產生“無聲勝有聲”的獨到效果。
三、家校共育
學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兩個最重要的環境,教師和家長需要在孩子的習慣養成、性格發展、知識學習等方面統一認識,常溝通、多交流、密切配合。為了樹立家校共育的觀念,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充分調動他們參與學校教育工作的積極性,我向家長介紹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座談、電話、短信、校訊通等方式為他們提供一些現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介紹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應該培養的良好習慣。家庭學校齊心協力,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回顧自己的教學生涯,回味做班主任的日子,學生的一點進步、一個笑臉,讓我感覺很甜蜜;身體不適時,學生的關心和問候,讓我感覺很幸福;生日或節日收到孩子們的祝福和親手制作的禮物,讓我感覺很滿足。我一直用這樣的語言勉勵自己:我可能不是最好的班主任,但我可以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可能不是最出色的班主任,但我會盡力把我的學生培養得更出色。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