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平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核心。”由此可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關鍵詞: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教學手段
下面就談一下本人對于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一點認識。
一、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證明,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小學階段,就要重視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也為將來收集、整理信息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他們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如,在教學《美麗的南沙群島》時,教師可先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以優美的傳說導入,接著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到南海,了解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群島概況。老師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就會處于異常活躍的狀態。
三、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學校教學設備的更新,合理使用電子白板網絡教學手段及語文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內在的學習主動性,推動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部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1.教會學生預習方法,為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查閱資料,了解時代背景。有些課文所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學生對文本內容很難引起共鳴;再讀課文,使自己能獨立把課文讀熟;三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四讀課文,讓學生畫出文中自己覺得重要或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寫在旁邊。這樣就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而加強了聽課的目的。
2.教會學生自我設計學習問題
一是圍繞文章題目設計學習問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題目來設計學習問題不失為一個學習的好方法。二是圍繞文章具體內容設計學習問題。對于題目沒有什么突出特點的文章,最好先讓學生初讀一遍文章之后,再引導他們設計學習問題,提煉并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特別是文中的“中心句”來設計。
總之,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體會自主創造,自主學習的樂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