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芳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科目特征,采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導入環節中運用各種方法引起學生興趣,在知識教授過程中創建健康課堂,并引導學生注意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課程導入;健康課堂
愛因斯坦曾說:“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激發學生求知欲、創造力的源泉。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的階段,他們極易對一切事物產生興趣,但也容易失去興趣,他們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同時在思維邏輯特點方面,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而數學較其他學科來講,邏輯性與抽象性較強,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種途徑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妙利用課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的集中力往往只能維持二十多分鐘,因此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幫助學生很快集中精神,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精彩的課堂導入有創設懸念法、實驗演示法、溫故知新法等。(1)創設懸念法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其主動思索并積極進入課堂學習中去。中國古語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該種導入方法將學生的思維方式積極調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實驗演示法是在數學的抽象性與學生形象思維階段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或者引導學生一起動手實驗,讓學生在觀察演示或者動手實驗過程中進入課堂學習階段。(3)溫故知新法是教師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與本次課堂有關聯的知識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堂的學習。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一種方法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對舊知識的復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新知識,另一種方法是教師提出與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但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啟發學生進入新課堂的學習中。總而言之,教師不論采取哪種導入方法,都應該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為出發點,同時也要考慮課堂導入的自然性與關聯性。
二、創造“健康課堂”,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形成有效互動,教師在講臺上興致勃勃,而學生往往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昏昏欲睡,無法長時間維持學習興趣,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師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無法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中,無法調動起積極性。為了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創造“健康課堂”。健康課堂應該是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生主題性地位突出的課堂、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的課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努力創造“健康課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特點,采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與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引入、課堂學習以及教學評價方面都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參考文獻:
鄧金平.小學數學學生興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