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新形勢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內容偏頗、形式單調以及作用失衡等,要想從真正意義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積極為學生建立現代動態的教學觀,不斷擴展師生之間的互動空間,及時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積極、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策略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一個雙向的過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與學是交互影響的。本文就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積極建立現代教學觀念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成為學校以及教師最關注的話題。相關研究表明,學校以及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現代化的教學觀念。交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此外,它還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一種本質性的特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模式可知,每個人都是作為一個主體而存在的,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要不斷地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并通過這種交流實現學生心靈的碰撞,最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互動環境。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并不是特權式人物,相反,它必須與學生平起平坐,這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展開與教師的交流。
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在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中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但這并不表示教師就是教學的主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教師不可替代的。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制定目標的時候,就要做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要將側重點放于學生想學什么、怎樣學習上去,這有利于保障師生互動情境的順利創設。在為學生營造課堂氛圍時,教師必須從學生只有學習的角度出發,讓自己能夠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融入學生這個群體中去,讓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學習。
三、注重后進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已然不是傳統的一對一教學,在班級里面,學生的人數會顯得很多,更多時候,教師為了教學的效率,只會關注那些思維活躍的、性格較為外向的學生,而那些不善言談或者是不善于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生,則會被教師忽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相關研究表明,教師要想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就必須付出更多的關愛以及鼓勵,給學困生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不斷培養這些學生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王翠金.新課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24):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