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偉
摘 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針對小學生來說必不可少的,然而培養小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則是新課改下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質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今后的成長和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以后個人的學習和發展。就如何建立學生的這一習慣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是一個人內在的優點,如果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個優點,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就不會產生被動與不喜愛學習的情況,學生就會很樂意接受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并且去克服它,把這當成一種習慣。由此可見,想要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學到更多,對數學有興趣,就要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
一、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首先從學生興趣著手,這是最好的策略之一。興趣能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心態,只要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學生就不會有厭倦的情緒和心理。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剛接觸知識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對知識渴望的階段,也是學生初步對知識了解的時期,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充分了解,引領學生走進學習的興趣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些數字游戲,這不僅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數學有好感。分組學習是創建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手段選擇,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組建學習小組,因為每個小組的思維方式不同,小組間通過互相學習、互相分享來帶動學習氛圍,不失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還可以采取獎懲的方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但是此方法最好還是多以獎為主,增加學生的積極性。
二、著重培養學生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學習習慣
1.課前認真預習
培養學生在上課之前做好預習工作,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還有利于教師課堂效率的提高。怎樣幫助學生預習、形成預習的習慣呢?這就要求教師提前給學生制訂預習目標或者是一個預習的提綱,并且落實預習計劃。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采取提問的方式或者讓學生提出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然后在進入新課時注重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2.課堂認真聽講
養成課堂上認真聽講的習慣能使學生學習知識的重點,教師需要將學生帶入課堂,這就是所說的培養學生課堂上認真聽講的良好學習習慣。有了課堂預習的基礎,對課堂上教師所講內容有一個大體框架,學生就會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課上學生思維不能集中這一難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3.課后認真復習
課后認真復習是對知識的鞏固,對知識點的加強以及對知識掌握度的檢測。教師在講完新課后,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課后復習的習慣性培養,可以采取以重點知識為主,給學生布置適當的題目,題目最好采取由簡單到復雜的這樣一個梯度式。
總的來說,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一個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是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大益處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就會對知識感興趣,學習上養成積極不放棄的習慣。所以教師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葉俊華.小學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4(10):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