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先慶
摘 要: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其中一點就是小學數學教學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鼓勵學生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要求。就如何實現小學生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探討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生活化
一、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氣氛
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氣氛是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環境,使學生在積極、輕松又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創新的第一步。
首先,教師應該創造良好的班級環境,摒棄教師和優等生為第一的觀念。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能力給予回答的機會,而不是只注重能力強的人。其次,要維護師生關系的平等。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對待學生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一般學生喜歡一個教師,就會更愿意上這堂課,而且上課時也會更加的專心和努力,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
二、制訂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要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首先要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聯系生活實際,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第一步。主要就是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經驗作為教學的背景,然后建立數學模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熟悉的情境,又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會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如何去積極主動地探索。
三、培養生活化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要盡量和實際生活相關聯。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踐,自然地為學生營造輕松、平等又充滿樂趣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開展一些小競技游戲,提高學生的興趣。結合生活中的問題提出更多學生思考的方向,讓學生利用生活實踐解決問題,數學和生活本來就是分不開的。
數學和生活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學習它也是為了服務于生活。所以,脫離了生活的教學是無用的教學,教育的目的、內容不能夠脫離掉現實的需要。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改進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生活化的目的,提高和完善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為社會培養出真正需要的社會型人才。
參考文獻:
王麗紅.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