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霞
在新教改的形勢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賦予了英語教學新的目標和理念,即教學中,教師要關注素質教育,教師教學要為學生將來英語學習和發展創造條件,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做適當調整,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融洽師生關系,加大教學感情投入;積極利用各種條件營造濃厚的英語氛圍。今天我從探究英語教學方法出發,結合英語教學特點,對學生英語學習自主發展進行粗淺探究。
一、改變教師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教師要本著促進學生今后自主學習英語的目的,對自己的教學做調整,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逐漸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努力通過科學趣味的課堂操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愉悅的體驗,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興趣不是智力因素,對中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支配著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能激勵他們去主動學習,從而形成學習的內在動力。
二、要融洽師生關系
俗話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英語教學就是通過人際交往,達到學習目的,學生對于學英語的態度,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他們對教師的態度,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建立有效的課堂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的情感對學生的認知活動會產生巨大影響,在教學中,我注重情感教育,讓學生樂于參加各種活動。
三、重視整合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
1.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對設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去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初二英語教材已開始初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課文中的生詞,有時會讓學生產生畏懼。于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用問題去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閱讀積極性,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
2.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現代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課件、錄音機等。它們能為我們提供有效、逼真的信息,能夠幫助學生進入真實的語言環境中,能夠調動學生各種器官去參與學習,使學生大量獲取學習信息,并根據自己需要去學習,從而客觀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學生不但增大了語言知識的攝入,而且同時感受到多種感官綜合運用的優勢,希望對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以上是教學中我探究英語教學方法與教學的認識,希望為大家以后教學提供一點幫助。
編輯 魯翠紅